肝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肝病常识

丙肝患者的针刺伤有哪些

举报/反馈
2023-07-29 01:02:5739健康网

丙肝在临床上指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针刺伤主要包括扎破皮肤、刺破血管、穿刺注射、针头遗漏等。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1、扎破皮肤: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针刺伤,一般是皮肤被针刺伤,丙型肝炎病毒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液,进而进入肝脏,导致病毒复制,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2、刺破血管: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针刺伤也可能会导致皮下出血,导致血液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被空气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污染,如果被其他人群扎破皮肤,丙型肝炎病毒会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

3、穿刺注射:如果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注射的针头如果污染到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导致血液暴露于空气中,也会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

4、针头遗漏:若使用不规范的针头进行注射,比如反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头,或者注射的针头未经严格消毒,可能会导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针刺伤从针头中溢出,此时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可能会随着针头进入体内,从而导致传染。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疗较为重要,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定量降低,从而延缓肝损伤,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