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丙肝急性期指的是丙肝病毒感染后2周内,且出现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在1周左右发展为急性期肝炎。丙肝的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是2周-12周。
1、2周左右:在丙肝病毒感染后的2周内,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此时丙肝病毒检测结果多为阳性;
2、12周左右:在丙肝病毒感染后的第12周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腹痛等症状,此时丙肝病毒检测结果多为阳性;
3、潜伏期较长:对于年龄较小,病情较轻,且无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儿童,其丙肝的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为4周-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症状,但由于存在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会在体内不断复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丙肝病毒进行清除,因此丙肝潜伏期也较长,通常为6个月左右。
因此,在丙肝急性期,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不洁性接触、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避免献血等,以免感染丙肝病毒。丙肝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了解治疗效果以及自身病情发展。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肝病科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