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甲肝接种疫苗留神禁忌!

  天气逐渐转凉,预防儿童秋季腹泻以及流感等疾病的疫苗也将陆续进入注射期,而不久前传出的一条消息却让不少准备带宝宝注射疫苗的家长紧张。湖南2000多名中小学生在当地卫生部门安排下,接受胸透检验,以确诊是否患上肺结核。因为从去年底开始,多名中小学生在接种卡介苗疫苗后,陆续出现接种部位溃烂等反常情况,甚至有学生被确诊为肺结核。北京第六医院保健科孟景霞医生说,任何疫苗针对不同的人,在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适,其中症状较轻的不适,且很快就消退的,属正常反应;而不适症状较为严重,且较长时间不见好转,则属加重反应,最好尽快到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而若出现出疹子、休克等过敏反应,则今后最好不要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如一定要接种,则要将过敏史详细反映给医生,请医生准备好各种抢救措施后,再进行接种。

  ■儿童需接种的疫苗较多

  孟医生介绍,婴儿从出生就要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种多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主要是因为婴儿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身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好因素的影响而患病,因此按时接种疫苗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包括宝宝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前者可以较为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也就是说母亲若患有乙肝,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被传染。后者预防结核。

  随后还将陆续给宝宝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白百破疫苗;麻疹、乙脑、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等。另外还有一些如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选择接种。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跟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环境相对洁净,上幼儿园后,跟外界就有了密切接触,因此被传染上一些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孟医生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给宝宝接种预防水痘、甲肝等疾病的疫苗。

  成年人因为免疫系统已经发育完善,身体抵抗力较强,因此需要接种的疫苗也较儿童少。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等。而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适当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某种疾病的侵袭。

  孟医生强调,接种疫苗不可盲目求全,还是要根据身体条件来进行。孩子如果得过水痘,身体里就会产生抗体,一般就不会再患水痘了,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接种水痘疫苗。成年人接触外界各种环境较多,不少人可能已经产生了针对甲肝的抗体,所以甲肝疫苗也不是人人都要接种。没有机会接触动物的人也就没有必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接种疫苗注意禁忌症孟医生说,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因此,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年轻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

  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另外,家长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其中有些家长自己难以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的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由医生决定。一位妈妈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带孩子去接种,遇到过一位有责任心的接种医生,一听到家长说婴儿有发烧现象,马上拒绝接种,劝其下次再来。可万一遇到稍微疏忽的医生,为了免去再次通知的麻烦,尽早完成接种任务,而不分情况,草率决定,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合格、有责任心的医生应在接种前和家长尽可能多地沟通。家长需如实回答各种问题,如:患病史、过敏史(食物和药物)、上次接种同种疫苗后的情况、新生儿体重、有无先天畸形、先天性疾患和妈妈健康状况等。医生可根据经验判断是否予以接种。

  ■接种后注意不适反应

  任何疫苗针对不同的人,在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适反应。如果在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但很快就消退,这属于正常的不适反应。而这些症状如果加重,且不见好转,最好尽快到医院治疗。另外还有些人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长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等症状,今后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自己的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由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后再接种。孟医生同时提醒,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不要自己购买后自行接种,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甲肝接种疫苗留神禁忌!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4-28 07:44: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百日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细菌引起的吗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其属于细菌的一种。百日咳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是引发百日咳的直接病原体。百日咳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百日咳杆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这些飞沫后,百日咳杆菌会在其呼吸道内定植、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进一步导致百日咳典型的咳嗽症状,如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喉咙痛、发热等,常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因此,接触百日咳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是感染百日咳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家庭、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感染风险更高。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婴幼儿,其抵抗百日咳杆菌的能力会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感染。此外,不良的环境因素,如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等,也会增加感染百日咳的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百日咳在易感人群中易于传播和流行。针对百日咳的预防和控制,首要措施是接种疫苗。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提高人群对百日咳杆菌的免疫力。此外,还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等,以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已经感染百日咳的患者,应尽早遵医嘱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减少传播。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百日咳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百日咳对以后的影响通常包括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下降、惊厥、生长发育迟缓等。1、支气管扩张:在百日咳发作时,剧烈的咳嗽会使支气管内压力反复升高,损伤支气管壁的弹性纤维和肌肉组织,长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可能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2、肺功能下降:百日咳引起的持续咳嗽、呼吸道炎症以及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等,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长期来看,可能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会出现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3、惊厥:在百日咳的痉咳期,剧烈的咳嗽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惊厥症状。惊厥可能会对大脑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4、生长发育迟缓:对于儿童患者,百日咳期间由于反复咳嗽、食欲减退,身体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长期的身体不适和疾病状态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内分泌系统,进一步干扰生长发育的正常进程。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怀疑感染百日咳,应尽早就诊,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确保彻底治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烂面条等,以补充身体能量。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百日咳症状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百日咳的症状包括卡他期症状、痉咳期症状等,治疗方式有对因治疗、对症治疗等。若怀疑患有百日咳,出现咳嗽持续不缓解、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一、症状:卡他期症状:发病初期,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出现低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此阶段持续1-2周,咳嗽症状逐渐加重。此时咳嗽多为单声咳嗽,容易被忽视,以为是普通呼吸道感染。痉咳期症状:这是百日咳较为典型的阶段,一般持续2-6周甚至更长时间。咳嗽由单声咳嗽逐渐转变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表现为成串的、连续不断的咳嗽,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吼声,这是由于剧烈咳嗽导致空气急促吸入,气流通过狭窄的声门而产生的特殊声音。痉咳发作时,患者常面红耳赤,严重时可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眼睑浮肿、面部淤血等情况,且夜间发作较为频繁,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二、治疗:对因治疗:早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使用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常用的药物有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能够抑制百日咳杆菌的生长繁殖,控制感染。对症治疗:针对咳嗽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氨溴特罗等,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对于病情较重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痉咳症状,但使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遵循医嘱。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可能需要吸氧等支持治疗,以保证机体的氧气供应。日常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者吸入刺激性气体,加重咳嗽症状。饮食上,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在痉咳发作时进食,防止呛咳。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在百日咳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百日咳怎么查
百日咳的诊断通常是一个综合多种方法的过程,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胸部X线检查等。1、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特别是咳嗽的特点,如是否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持续的时间,是否有吸气性吼声等。同时,还会询问患者的接触史,即是否接触过百日咳患者,这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百日咳。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音、肺部啰音等情况。在痉咳期,由于剧烈咳嗽,患者可能出现面部发红、发紫,甚至出现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等症状,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3、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百日咳特异性IgM抗体,来辅助诊断百日咳。如果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百日咳。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检查不能早期诊断,因为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4、细菌培养:这是诊断百日咳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或咳碟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如果培养出百日咳杆菌,则可以明确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百日咳杆菌培养的阳性率相对较低,可能需要多次采样。5、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肺部是否有炎症等病变,但对于百日咳的诊断并非特异性的。其主要用于了解肺部有无并发症等情况,为治疗提供辅助信息。如果出现长时间的咳嗽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