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新媒体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肝病新媒体

高志良主任:鱼生易染肝吸虫 广东人最好不吃

举报/反馈
2016-12-05 19:41:3439健康网
高志良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擅长领域:病毒性肝炎、寄生虫病等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丙型肝炎分子诊断新技术与治疗方法的推广应用”获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一则关于“江门市200余万人吃鱼生感染肝吸虫病”的报道在网络传得沸沸扬扬。对此,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广东地区属于肝吸虫病相对高发区域,但感染率在13%以下。仅有部分地区为高流行区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高志良主任表示:广东地区之所以肝吸虫病高发,与爱吃鱼生的习惯密切相关。含肝吸虫的鱼生被食用后,寄生虫可在人体存活多年,导致多种疾病传播。建议少吃、不吃鱼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吃过淡水鱼生的市民可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减少患病风险。

  爱吃鱼生 广东成肝吸虫病高发区

  鱼生是很多广东居民的最爱。但也正是这种习惯,导致广东成为肝吸虫病高发区域,综合感染率在13%~20%之间。尤其是爱吃鱼生的市民,经常是一查一个准。

  肝吸虫病成虫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如猫、狗、猪、鼠)的肝胆管内。在流行区,患有本病的人或动物,虫卵经常随胆汁进入肠内,混于粪便中排出体外。而传言中的江门地区,正是由于“水厕”+鱼塘的养殖模式,导致养殖出的鱼类感染肝吸虫。大量感染肝吸虫的鱼类被加工成鱼生后,导致人体感染。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高志良主任介绍:肝吸虫病对人体最大的威胁主要是肝胆两方面。患者感染肝吸虫病后,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感染后,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引发多种疾病,如肝肿大、纤维化、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甚至有少量可能引起肝硬化肝癌胆管癌

  白酒杀不死肝吸虫 专家建议不吃

  虽然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改变饮食习惯,少吃直至不吃鱼生,切断传播途径。但是鱼生的爱好者们不忍放弃口福,他们相信,一边吃鱼生,一边喝白酒,酒精就可以杀死鱼生中的肝吸虫,这样可能吗?

  高志良主任表示:依靠白酒来杀死肝吸虫,可能性非常小。而且肝吸虫对于调料的抵抗力也很强,在酱油内(含氯化钠19.3%)可维持5小时,在食醋内(含醋酸3.36%)可维持两小时才死亡。因此,不要依靠白酒来预防肝吸虫。如果饮酒量过大,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淡水鱼卫生状况堪忧 防肝吸虫专家建议三管齐下

  据笔者调查,目前淡水养殖鱼类生长的环境越来越差,大量不规范、不卫生的养殖习惯屡见不鲜,“水厕”+鱼塘的养殖模式仍未被彻底消灭。

  在不少淡水鱼养殖场,为节省养殖费用,厕所直接建在水塘边,俗称“水厕”。发酵后的粪便直接入塘,滋生浮游生物,作为鱼类的肥料。乡人的观念是塘越肥鱼越肥,人畜的粪便喂鱼,鱼养大再供人吃,谁知这一多年来的习俗,却成了一大卫生安全隐患。在肝吸虫病高发区,肝吸虫虫卵经人类粪便排出,经水乡人在传统的鱼塘水厕直排,肝吸虫卵由此寄生于塘虾、螺体,塘鱼吃虾螺后转寄生于鱼肉体内,人吃鱼后又感染肝吸虫。

  高志良主任表示:要想预防肝吸虫病。必须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 控制传染源。目前,广东省的肝吸虫主要依靠饮食传播。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淡水鱼类的养殖条件很差,不少地区“水厕”仍然处处可见。因此,控制公共卫生、科学养殖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第二, 切断传播途径。专家建议:尽量改吃熟食,鱼生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未知风险。加热不仅能杀死肝吸虫,同样能杀灭病菌,去除其他种类的寄生虫,最大限度保护市民的饮食安全。

  第三, 保护易感群体。爱吃鱼生的市民是肝吸虫病的高发人群。高志良主任建议:爱吃鱼生的市民,最好都能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目前,肝吸虫的检测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发现阳性,有吡喹酮等特效药物,且没有抗药性,疗效显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高志良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