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标靶药物降低肝癌死亡风险

  一般人谈肝癌色变,主要是肝肿瘤生长快速,使得肝癌患者确诊时通常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相对早期较差。不过,医界研究发现,通过标靶药物用于晚期肝癌患者,在临床研究表现上,该药物除了可延长存活期,更可降低死亡风险,并相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癌标准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脏移植与肿瘤消融技术,也是临床上第一线治疗,且有治愈的可能。

  早期肝癌标准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脏移植与肿瘤消融技术,也是临床上第一线治疗,且有治愈的可能。根据大型回溯性研究报告中,手术切除肝内肿瘤之 5 年存活率中位数约67%,5年内无疾病恶化状态为37%;若肝脏移植之5年内无疾病恶化状态可高达为80%,虽然仅限于早期肝癌,但是只要早期治疗, 治 愈肝癌不是梦。

  肝癌早期治疗 效果最佳

  根据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癌治疗指引指出,早期治疗的效果最好,藉由手术切除和肿瘤消融治疗,仍有机会可治愈,5年存活率约有50%-75%。但到了只能接受栓塞的中期,3年存活率只剩下5成;而晚期的一年存活期只剩50%或更低。

  台湾肝癌医学会秘书长、台北市联合医院仁爱院区消化内科主任陈冠仰医师表示,肝癌与其他癌症不同,化学治疗效果有限,早年面对无法手术的患者,采取一再的经血管栓塞治疗,但这些方法大幅影响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肝功能,肝功能一旦下降,后续治疗便受到限制。

  肝癌标靶药物治疗 可降低死亡风险

  卫生福利部于2010年通过标靶药物用于晚期肝癌患者,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肝癌标靶治疗药物。在临床研究表现上,该药物除了可延长存活期,更可降低死亡风险,并相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12-01 10:29:32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肝癌胆管细胞癌怎么治疗
肝癌胆管细胞癌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1、一般治疗肝癌胆管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处于疾病早期,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适当吃鸡蛋、牛奶、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同时,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免影响疾病的治疗。2、药物治疗如果身体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同时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3、手术治疗对于肝癌胆管细胞癌早期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有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等。肝部分切除术通常适用于肝癌的体积较大,并且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而肝移植术适用于肝功能较差,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再生能力从而杀死癌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放射治疗。5、介入治疗对于肝癌胆管细胞癌晚期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介入治疗方式有肝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以免加重病情。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肝癌晚期穿刺活检风险大吗
肝癌晚期穿刺活检风险相对较大。肝癌晚期通常是指肝癌已经发展到了终末期,此时癌细胞可能已经通过血液或者淋巴系统向周围的淋巴结转移,同时还可能会通过局部的血管进行转移,比如肺部、骨骼等。肝癌晚期患者可进行穿刺活检,一般是指肝脏病灶穿刺活检术,在超声或CT引导下,使用穿刺针从皮肤进入肝脏,取出一小部分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肝脏病变的原因和类型,同时还可以明确局部病灶的具体分布,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肝癌晚期患者的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而且此时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也会大幅度下降,风险相对较大。肝癌晚期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癌晚期癌细胞的转移,同时也可以通过药物靶向治疗,或者是免疫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肝癌晚期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癌晚期的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为主,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或者是肉等,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还需避免食用油腻性食物,例如红烧肉、开心果等。同时还需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走、快走或者是打太极等,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