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不同阶段的症状有所不同,一期、二期梅毒一般有硬下疳等典型症状,而三期梅毒可出现全身组织器官受损的症状。

一、一期、二期梅毒
1.硬下疳:通常发生于感染后2-4周,初期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之后变成硬结,表面发生糜烂,界限清楚,周边隆起,触之坚硬,呈肉红色,含有软骨样硬度,表面会发生坏死,形成溃疡,无疼痛,分泌物少,创面清洁。好发部位如外生殖器、龟头、包皮及女阴等处,也可发生在口腔、舌、乳房等处。
2.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或患处附近,直径0.5cm左右,质硬,没有压痛,表面光滑,互不融合,在6周内可渐消退。
3.其他: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在肛门、直肠、咽部、扁桃体等部位出现梅毒疹,以及全身的皮肤损害,包括斑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胞型皮损等。
二、三期梅毒
1.心血管梅毒:表现为主动脉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缺血、脑血管供血不足等,严重者会出现心肌局灶性梗阻或弥漫性坏死,导致心脏扩大、心瓣膜毁损,还可累及其他脏器组织。
2.神经梅毒:早期可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随病情加重可出现感觉异常、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3.树胶肿:即结节性梅毒疹,约90%以上患者出现,初起可能为单个或多个暗红色浸润性结节,然后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表面发生坏死、结痂及裂隙,结节可长期存在而不溃破、愈合,最后可留下瘢痕,还可伴随湿疹样、扁平湿疣样损害。
此外,还可能出现眼梅毒、上腭梅毒乳头瘤样突起等,建议怀疑感染梅毒后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衣物、毛巾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