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蜂蜜养生”骗了囯人几十年,什么美容、解酒、通便都是胡扯

“听说现在90%的人吃的都是假蜂蜜,这些商家也太黑心了吧!”

确实,近年来关于“假蜂蜜”的问题在网上被广泛讨论。所谓的“假蜂蜜”通常是使用白糖、酱油、水和明矾等成分制造而成。这种掺假技术可以很好地模仿真蜂蜜的口感和颜色,使得一般消费者难以分辨。

除了蜂蜜造假之外,蜂蜜本身抽检不合格、不干净同样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对15类食品共抽检859批次样品,其中不合格样品有16批次。特别是蜂蜜产品,由于其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因此质量和安全性是消费者和监管机构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一、蜂蜜抽检报告公布:超4成蜂蜜不合格

如今,市面上关于蜂蜜的品牌产品有很多,那他们的质量和卫生情况有怎么样呢?

今年年初,《消费者报道》整理和分析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公布的关于蜂蜜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内,共有153批次的蜂蜜产品被检测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卫生、抗菌药物和掺假。其中,卫生指标问题最为突出,涉及菌落总数、霉菌和嗜渗酵母的不合格批次达到65批,占总不合格批次的41.1%。

此外,抗生素超标也是一个严重问题,不合格批次高达53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也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

根据分析,蜂蜜不合格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菌落总数、霉菌超标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食品中能够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的数量。菌落总数和霉菌超标通常是由于蜜蜜在采集、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的不良卫生条件所导致的。

若摄入超标的菌落总数和霉菌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如腹泻、呕吐等。部分霉菌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健康危害。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 嗜渗酵母超标

蜂蜜中嗜渗酵母对蜂蜜品质影响较大,是导致蜂蜜发酵的主要原因。其指数超标往往是因为蜂蜜的储存条件不佳,如温度和湿度不适当等。若摄入大量嗜渗酵母可能导致消化不适、腹泻等症状。

  • 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超标

这些物质超标常常是因为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不良商家在蜂蜜中添加糖水或其他甜味剂,而摄入大量的糖分会增加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非法兽药残留

《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已明确规定,呋喃类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然而,蜂农为了防控蜜蜂疾病,在养殖中可能违规使用硝基呋喃类抗菌药。

摄入这些非法兽药残留可能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或导致药物残留中的有毒物质在体内累积,长期摄入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二、蜂蜜养生?美容、通便都是骗人的

蜂蜜含有丰富的糖分如葡萄糖和果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为蜂蜜赋予了多种健康益处,如增强免疫力、助消化、抗炎和抗氧化等。

关于蜂蜜的“神奇”作用,比如通便、美容、解酒等等,人们也一直深信不疑,甚至觉得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延年益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1、美容

蜂蜜确实常被用作美容养颜的一种天然成分,尤其在一些传统和家庭美容疗法中。但是注意,蜂蜜并不适合所有皮肤类型或所有皮肤问题

例如,对于严重的皮肤问题,应该咨询皮肤科医生,而不是仅依赖蜂蜜。如果单纯为了美颜而长期大量摄入蜂蜜,反而会给身体造成负担,易引起肥胖等问题。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2、解酒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与多种酶有关,其中,乙醛脱氢酶起到主要作用,可以将酒精中的乙醛进一步转化为乙酸,从而完成酒精的代谢。然而这个过程无法靠葡萄糖进行加速,所以喝蜂蜜并不能达到解酒目的。

不过,饮酒可能导致血糖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摄入蜂蜜或其他含糖食品和饮料可以迅速提供能量,帮助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的不适

3、通便

蜂蜜中的果糖在分解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增加肠蠕动,从而导致腹泻。所以,对于果糖不耐受的人来说,蜂蜜可能会有轻微的泻药效果

但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那些对果糖没有不良反应的人,蜂蜜水并不比普通的水更有助于通便。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三、长期喝蜂蜜水,最后会怎么样?

上面提到,蜂蜜的多种作用并不像人们所以为的那样理想,那么,一天一杯蜂蜜水真的有必要吗?长期喝蜂蜜水,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反作用呢?

实际上,每天饮用一杯蜂蜜水的确可能为身体提供一些葡萄糖和果糖和其它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

但长期大量摄入,反而可能增加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果糖摄入过多或不耐受的人,可能会导致腹泻或其他消化不适。尤其是以下几类人,尽量不喝或少喝:

一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等碳水化合物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使血糖迅速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摄入蜂蜜可能导致血糖控制困难。

二是肝硬化患者,尽管乙肝患者通过摄入蜂蜜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但对于肝硬化患者,蜂蜜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诱发肝性糖尿病等并发症

三是正在服用某些感冒药的人群,蜂蜜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如果一同摄入可能会减少药物的退烧效果。因为蜂蜜和这些药物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

而普通人群想要正确饮用蜂蜜水,需注意不能过量,否则可能造成胃肠道问题。另外,尽量不要空腹饮用,空腹喝蜂蜜水容易刺激肠胃,导致胃酸过量分泌,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胃疼。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延展——“假蜂蜜”泛滥,如何区分真假?

既然市场上真假蜂蜜混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区分呢?

1、观察蜂蜜的色泽和黏度

真正的高质量蜂蜜呈现出清透、油亮的色泽。当你晃动蜜瓶时,蜂蜜的颤动应该很小,当停止晃动后,附在瓶壁上的蜜液应缓慢流下。

2、闻气味

真蜜有其特有的甜香和花香味。不同的花源蜜应该有各自独特的香味,与其来源的花香相似。若闻到酸味、酒精味或缺乏特有的花香,可能是蜂蜜发酵变质或被掺假。

3、倒置蜜瓶

由于真正的优质蜂蜜含水量较低,当将其密封好的蜜瓶倒置时,你会发现瓶口的空气难以形成气泡上浮。

4、尝味道

真蜜有其特有的甜腻味道,部分蜜可能有微酸的后味。真蜜的口感应该是绵软细腻的,而假蜜的味道较为淡薄,余味也相对短暂。掺杂了其他物质的假蜜,如蔗糖、尿素或增稠剂,会有与真蜜明显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如果是已经买回家的蜂蜜,可以在白纸上滴一点,看看渗透情况,纯正蜂蜜易渗出,而掺水的蜂蜜则会逐渐渗开

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蜂蜜不合格,“酱油蜜”勾兑成行业潜规则?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嗅闻和品尝,我们可以有效地鉴别真假蜂蜜。但最佳的建议仍然是从可靠的供应商或品牌购买,以确保蜂蜜的质量和纯度。


参考资料:

1、《蜂蜜抽检报告:超4成不合格蜂蜜“不干净”;同仁堂、采蜂农等上“黑榜”》.消费者报道. 2023-04-19

2、《每天一杯蜂蜜水,身体会有什么变化?能养颜、通便?千万别乱喝!》.科普中国. 2023-08-07

3、《晨起一杯蜂蜜水,4大好处,但需要注意这些禁忌》. 广东卫视健康有道.2022-10-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5-04-09 13:51:49浏览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肠胃吸收不好人很瘦挂什么科
肠胃吸收不好人很瘦一般可以挂消化内科、普外科、急诊等科室进行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应的治疗。 1、消化内科 如果肠胃吸收不好的人群是由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到消化内科进行就诊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助消化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同时,此类患者也可以适当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瘦肉粥等,从而改善上述症状。 2、普外科 如果肠胃吸收不好的人群是因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疾病引起的,出现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普外科进行就诊治疗。此类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或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3、急诊 如果肠胃吸收不好的人群是因为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疾病引起的,此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此时患者可以及时到医院的急诊科进行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如果出血比较多,可以通过电凝、冷冻或者缝合的方式进行止血治疗。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上述症状是由于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还可以挂肿瘤科就诊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