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日常调理

哪些食物属于发物?现代中医给出这些解释

举报/反馈
2019-11-27 12:47:1739健康网

说起“发物”,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小时候发烧、过敏,还是受伤、手术后,家中长辈总要叮嘱“不能吃鱼、虾、鸡蛋”等,都是“传说中”的发物。一问原因,都是说病中要“忌口”,不能吃“发物”,否则会影响伤口或者加重病情。至于其中原理,其实家长们多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为什么中国人会格外强调病中、手术后,禁“发物”、严“忌口”呢?今天,好好带你一探究竟。

为什么中国人会有“发物”一说?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认为食物与药草一样,皆有“寒、凉、温、热、平”五性,“辛、甘、酸、苦、咸”五味。因此,人在生病的时候,吃不对东西,会导致病情绵延;如果错食“发物”,会导致疾病加重或复发。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让很多病人和家属,非常忌惮“发物”,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来说一段广为流传的野史——朱元璋、徐达与蒸鹅事件。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后为坐稳龙椅,大肆斩杀功臣。期间,开国功臣徐达背部生出脓疮,禁食发物。朱元璋却下旨给徐达送去一蒸鹅。最后,徐达因食用发物,导致脓疮扩散、加重,最终不治而亡。

虽说这是一段野史秘闻连转述这个故事的赵翼也评价“此固传闻无稽之谈”。但从这条野史流传之广可见,很多人对“病中吃发物”十分忌惮。

发物到底指什么呢?

说起发物具体有哪些,很多人头头是道:菌菇、鱼虾蟹、竹笋、南瓜、猪头肉、公鸡……事实上,流传于世的中医学专业著作中,鲜少见有医学大家、学者对其做出清晰的定义和专门

最早,“发物一词记载于明代方书《普济方》,书中记载瘰疬、口疮、历节风忌发物,而发物包括羊肉、桃、李、雀肉、生血等物。

近代名医秦伯未先生在《中医病人的膳食问题》中指出: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发热的可能,俗称“发物”。

总的来说,长辈口中的“发物”,更像是由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忌口”、“某两种食物不可同吃”等饮食禁忌,发展到对病人的特殊饮食指导。

现代中医里的“发物”

按照现代医学或者是临床营养学,并不认为存在明确的“发物”概念和分类。《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发物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疮疖或某些疾病发生变化的食物,如羊肉、鱼虾等。

现代中医对于“发物”的定义也倾向于“过敏”和“药理反应”。很多中医药师会叮嘱求诊者,用药期间不宜吃鱼腥、海鲜、辛辣等,但并不是因为这些食物本身有害,被说是“发物”,而是对某些特殊体质、特定疾病患者恢复不利的食物:

腹泻、便秘、痔疮发作期、胃手术患者,不应该吃糯米、油炸、辣椒难消化食物;皮肤过敏的患者,最好暂时告别海鲜、虾蟹、芒果等高蛋白或易致敏的食物痛风的患者,也需要减少摄入高嘌呤食物。给大家总结了一张发物表,大家可以看一看:

总的来说,发物也是食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反应,只是对于一些过敏体质者和一些患某些特殊疾病的人,才需要“忌口”。

如果本身对食物不过敏,也不是医生重点叮嘱的术后特殊饮食人群,根本没必要闻“发物”色变。尤其是肿瘤、结核病这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要注意及时补充高蛋白食物,万万不能因为因“发”废食,要谨遵医嘱,听从医生的专业饮食建议

未经本文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