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吃”在美国

举报/反馈
2008-07-21 22:12:0039健康网社区

  美国不太讲究“吃”的艺术,但却是一个食品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国家。美国各地有许多专售食品的超级市场。我在美国居住时,在我住所附近就有一家普通的超市(Market Basket)内,十几行长达近百米的高高货架上,一层层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各种新鲜、干净且包装上乘的食品,从鸡鸭肉蛋到生猛海鲜,从糖果糕点到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经过一番比较,我们发现这家超市的价格比同类市场要低。这里1美元可以买10个鸡蛋,3美元可以买1磅牛肉。难怪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周末和节假日的生意尤为红火,市场外面比足球场还大的停车场上,汽车停得满满的。人们一买便是满满一推车的食品,足够一周享用。我们有时也在这里买些波士顿的特产龙虾、牛肉、甜点、冰淇淋和橙汁之类的东西。附近还有一种比普通超市价格更为便宜的食品市场“HayMarket”。这儿的东西质量稍差,更谈不上包装。一到周六下午5时左右,便成筐整箱地低价出售,5美元可以买到一大箱水果,2美元可以买一筐蔬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到上述两种市场采购食品。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专门去一个主副食商品市场购物,那儿的动植物食品均来施用过激素等催化剂,因而健康且味道纯正。此话不无道理,我们从普通超市买回的鸡肉、猪肉,吃起来总觉乏味,有些蔬菜、水果虽个头大,色泽美,但味道也不如国内的好。我们专程前往上述高级市场参观了一番,那儿东西虽好,但价格较贵,约比普通市场贵20%~30%,甚至50%,普通百姓不敢问津。在波士顿中国城附近,还有两三家规模颇大的中国食品超级市场,品种之丰富可与北京东单或崇文门的菜市场相媲美。来这儿采购的不仅是华人和亚裔美国人,还有不少白人和黑人。

  美国人无心研究烹饪技术,更不乐意刷锅洗碗,而是喜欢上饭馆。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世界各个民族均将自己的饮食文化带进这片土地,各式餐馆竞相争艳。在剑桥市中心附近不大的地盘内,就有法国的、意大利的、巴西的、印度的、日本的以及中东各国的餐馆。中国餐馆更为普遍,竟有十多家。据说,一度中国菜的“风光”大有超过法国莱的趋势呢,而且美国各式餐馆的价格不高,工薪阶层尚能承受得起。如位于马萨诸塞州大街离哈佛大学不远的一家“海豚”海鲜馆,吃一顿午餐(一份鱼汤、一盘主菜虾、鱼或其他海鲜、两份蔬菜色拉),8美元就够了。如果在11:40分之前进餐馆,还能享受10%的减价优惠。中餐馆的价格也还适当。我们曾在剑桥市中心附近的“五花月”中餐馆宴请过一次来自国内的朋友,12个人点了十来道菜,连同小费共收了110美元,人均不到10美元。星期六和星期日,“海豚”海鲜馆楼下的“北京”饭店专门供应豆浆、油条、烧饼、面条之类的中国风味小吃,价格也不算贵,颇受中美人士的欢迎。

  平时,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也是一日三餐。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提倡早晨要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而美国人则是晚饭吃得饱和好,早中两顿则甚为简单。他们早餐一般是喝杯橙汁、牛奶(酸奶)或咖啡、茶之类的饮料,吃片面包或点心,有的夹些火腿、香肠、鸡蛋。有时看见一些美国人早上手上端着一杯咖啡匆匆忙忙地上班或上课去了。午餐更是简单,吃一个三明治,再加个水果便解决问题了。有的人则喜欢吃比萨饼,也有的人花四五美元吃顿工作餐。晚餐比较正规、丰盛。有汤、肉食主菜、蔬菜、点心、冷饮、水果等。当然,节日聚餐要丰盛得多。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应邀参加美国朋友的感恩节家庭聚餐,他们一般先要上一个烤熟的火鸡,由主人切好,送到大家面前。再配上玉米、南瓜和蔬菜等。

  美国人在家招待朋友也很简单、随便,比较务实,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一次,我们应邀到一位美国朋友家中做客,她并未像中国人那样做几个几盘几碟的莱,而是从外面买了六七个三明治,自己准备了一大盘饺子、一盘蔬菜色拉和每人一杯茶,仅此而已,简单实惠。又有一次,一位美国朋友宴请,他从餐馆买了带有美国南方风味的熏鸡、熏猪排、蔬菜色拉和由红薯粉与栗子粉混合制成的甜点款待我们。

  这里要顺便提到一个与饮食有关的问题,即美国人的胖子缘何多。到美国后,经常在街上看到不少大胖子,甚为惊讶。我曾好奇地请教过一位美国朋友,朋友告诉我说,美国人胃口大,吃得多.越吃越胖,越胖越吃。我们注意到,美国餐饮业给顾客的饭菜量均大干国内。我们在华盛顿、纽约、费城和波士顿用餐时要两份炒饭,往往是两个人吃不下,只好三个人享用。

  据说,美国的胖人中多为穷人。穷人缺少运动器械和设备,在住所附近慢跑或散步又感到不安全。富人则比较注意控制饮食,选用低脂肪食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甚至不惜重金参加减肥训练,还不时外出度假。因而能够保持健康适度的身材。中国传统上往往把“胖”视为富裕的标志,而美国的情况恰好相反。

(责任编辑:曾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