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漫谈鱼毒

举报/反馈
2008-07-22 13:38:0039健康网社区

  鱼头:以鱼头做招牌的火锅店可谓越来越多,集贸市场上的小贩也将鱼头剁下来,卖个好价钱。然而有消息说,鱼头是鱼体内毒素富集的地方,不能多吃。

  据鱼类专家介绍,南方的老百姓很早就有吃鱼头的习惯,而且大多是吃鳙鱼(又叫花鲢鱼,俗称胖头鱼)头。它对清理和软化血管、降血脂以及健脑、延缓衰老都非常有好处,且鱼头中鱼油的含量要高于鱼肉,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吃鱼头对人的健康的确有益。

  鱼是通过鳃和肝、肾等器官向外排除毒素,其中鳃不仅是鱼的呼吸器官,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排毒器官,这也是人们吃鱼都要摘除鳃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鱼头内不会有毒素存在,吃鱼头是安全的。但由于近年来整体环境恶化引致水域和生态植物链污染,加之有的养殖者在饲料里添加化学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鱼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且难以排出,也蓄积到鱼油相对集中的鱼头中去。

  鱼鳞:吃鱼一般都会丢弃鱼鳞,其实这是很可惜的。鱼鳞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佳品,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及医疗作用,而且味道醇厚可口。

  那么鱼鳞有哪些营养和保健作用呢?鱼鳞和鱼肉一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卵磷脂内含有较多的胆碱可以增强记忆力,并可控制脑细胞的退化,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有些记忆力下降的人,血液中胆碱含量降低,影响到脑细胞的记忆功能,可适当增加卵磷脂的摄入。另外,鱼鳞中还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在血液中以结合蛋白质的形式帮助传送乳化脂肪,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聚,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防止高血压及心脏病等作用。尤其令人可喜的是带鱼鱼鳞中含有抗癌物质。

  早在汉代,中医就取鲫鱼、鲤鱼之鳞片,文火熬成胶冻,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贫血、牙龈出血、鼻衄等病症。

  有位老中医曾以食用鱼鳞胶作为养生之法,洗鱼时将鱼鳞刮下后,洗净、捣碎,以文火熬成胶状,食用时加辣椒干、生姜、葱、盐、酒、味精等佐料,以文火熬成胶状佐食。

  鱼油:是从深海冷水鱼的脂肪通过高科技的方法提取的物质,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EPA(二十碳五烯酸)、DNA(二十二碳六烯酸)以及(ω—3脂肪酸。它们的共同作用是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减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斑块的形成,对预防冠心病大有裨益。此外,DNA还有健脑益智作用。

  鱼毒:鱼体内的毒性物质主要有下列几种:

  1、肉类:肉毒鱼多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海域。这类鱼的肌肉和内脏中含有毒素,这些毒素主要是因为鱼吃下了含有生物碱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碱对鱼类没有毒性,而人吃鱼后却会发生食物中毒。

  2、血毒:河鳗、黄鳗等鱼的血有毒,加热可使其毒性物质分解,故应熟食。加工时人要避免皮肤破损,以防血毒进入人体。

  3、肝毒:鱼类的肝脏一般无毒性,但过量食用马鲮鱼、鲨鱼等鱼的肝脏也会引起中毒,因为鱼肝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

  4、胆毒:鱼胆中胆汁毒素的毒性很强,耐热耐酸,不易被酒精破坏,即使将鱼胆煮熟或用酒冲服仍会引起中毒。常见的引起鱼胆中毒的淡水鱼有草鱼、鲤鱼、青鱼、白鲢、鲂鱼、鲢鱼等。

  5、豚毒:河豚鱼体内含有有毒物质河豚毒素,尤以卵巢、肝脏、肾脏、血液中含量多、毒性强,而眼睛、皮肤、鱼肉中的毒性则次之。

(责任编辑:曾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