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桃花
唐代永徽元年(665年),唐高宗册立武则天为皇后不久,唐高宗得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皇后武则天日夜守候在身旁,并亲自为皇上熬煎喂药,时值桃花盛开的春节,红的、粉的、白色……开满了整个宫院,可是唐高宗因病无力欣赏大好春光。
有一天,午后大雪纷飞,足足下了半天,到傍晚才停。从云端露出明月,照着银装素裹,一片银光诱人,武则天扶起唐高宗说:“好一个雪夜桃花。”唐高宗露出一丝笑意,适时,御膳房送来佳肴。
酒过三巡,唐高宗略有醉意,觉得今日的菜别具风味,问道:“爱卿,这道菜何名?”武则天答道:“万岁,这菜是你赐封的。”
“什么?是孤家封的。”唐高宗一时想不起来。
“万岁,刚才观望窗外景色,你不是亲口说:好一个雪夜桃花吗?”武则天含笑地说。
这时唐高宗方悟,哈哈大笑,说:“对!对!对!是孤家刚才封的……”
从此,每当喜庆大宴之时,总少不了“雪夜桃花”这道菜。后来,唐高宗驾崩后,在他的供桌上还摆有这道菜作供。
“雪夜桃花”这道菜并不特别,用8只大虾,去壳抽筋后,每只切成3片;另用少许盐、料酒抓匀,腌渍片刻,打入一个蛋清和一些干淀粉,搅打成糊状,放入虾片,抓上浆。
再用6只蛋清打成雪花状,加干淀粉、面粉、盐、味精搅成泡沫状糊;另用1只鸡蛋,加少许湿淀粉搅匀,再在锅内摊成薄蛋皮,平放在盘内,再把调好泡沫糊抹上一圈,成一个雪白的圆圈,像个“空心月亮”;再用火腿切末和少许香菜点缀成几个花草,放入油锅内炸至皮略硬,再用文火炸熟而不变色,放在盆内;再将虾片放入油锅,划散滑透捞出。
油锅煸香葱花,放入番茄酱、盐、白糖、味精和少许高汤,勾芡,放入虾片,摊匀,淋上明油,堆在“雪月”中间,色白如雪,又如明月中开出鲜艳的桃花,香味浓郁。
假燕菜
武则天当上女皇帝后,据说,当时河南洛阳有个农民种得一只奇大的萝卜,人们将其视为怪物,于是便将它献给皇室。御厨将这只特大的萝卜切成细丝,再以鸡肉、虾末、紫菜、笋丝,用鸡汤烹制成一道色泽悦目、滋味鲜美的菜肴。武则天品尝后,觉得味鲜、菜嫩、口爽,不同于一般的御菜,并赐名为“假燕菜”。由于烧制此菜的萝卜出自洛阳,故当时又称之“洛阳假燕菜”。从此,这道“假燕菜”就成为宫廷宴席中的一道名菜。
后来,此菜流传到民间,也有人将其改用萝卜丝配以肉丝、蛋丝、香菜等烹制而成“假燕菜”。经历代厨师的不断改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用料、烹调等方面都比以前更精细,口味更好。如今的“假燕菜”,原料用萝卜、鸡丝、笋丝、水发蹄筋丝、海参丝、鱿鱼丝、海米、紫菜丝、香菜、韭菜丝等10~20样,烹制过程也更为讲究,风味绝伦。
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鲁特多利到洛阳访问,曾在“真不同”饭店品尝此菜,厨师在烹调时取牡丹花入烹,使之浮于汤面,使“洛阳假燕菜”更加鲜艳夺目,深得贵宾的称赞。周总理见菜后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了。”从此,洛阳假燕菜又多了一个“牡丹燕菜”的美名。
(责任编辑: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