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我国青藏高原养殖的三文鱼,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开始,到利益相关机构制定三文鱼团体标准,淡水虹鳟能不能作为三文鱼出售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关于淡水虹鳟是否属于三文鱼这个议题,相关文章已经够多,本文就不多加赘述了,我们重点谈谈,吃淡水鱼生的危害。

鱼生易染肝吸虫!原因你无能为力
绝大多数淡水鱼都有肝吸虫,包括最近的大热门淡水虹鳟,并且淡水鱼中的肝吸虫等寄生虫能良好地适应人体内的环境,在体内存活多年,伺机而动,诱发并传播相关疾病。
当然,因为如果养鱼的各环节严格把控,淡水鱼的寄生虫风险也可以降的很低。但现实不允许,目前绝大多数淡水鱼的养殖环境非常差,很多鱼塘都是不规范、不卫生的,甚至在很多相对落后的地区,养鱼都是“水厕”+鱼塘的模式。

肝吸虫可怕吗?严重可致肝胆癌症
肝吸虫病成虫通常是寄生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比较常见的有猫、狗、猪,等等。已被感染肝吸虫的人或动物,体内的虫卵往往会跟着胆汁游入肠内,可能被带去其他地方,也有机会排出体外。
感染肝吸虫后,人体早期一般没什么症状。但如果没有及时被查出来并予以合理治疗,就会危害到肝胆,比如导致胆管局限性扩张,胆管壁增厚等。要是肝吸虫在体内大量繁衍,就会导致体内局部阻塞、胆汁滞留,甚至引发肝肿大、胆管炎等疾病,严重可诱发肝硬化,惹来肝癌和胆管癌。

避免感染肝吸虫,关键是做好这两点
1.切断传播途径。加热可以杀死大部分危害人体的病菌和寄生虫,所以吃熟食可以有效规避感染肝吸虫的风险。平时切菜的时候,生的鱼肉禽蛋类要有专用的砧板,最好隔断时间消一下毒。
2.避开传染源。如果非要吃鱼生解解馋,一定不要吝啬钱财。要选卫生条件有保障、食材来源可靠的饭店。

查血和大便可确诊肝吸虫,别犹豫了
肝吸虫很容易感染,哪怕你只跟朋友吃过一次鱼生,也可能“中招”。所以,不管你吃过几次,只要吃过生鱼片就不要心存侥幸早点到医院排查肝吸虫。肝吸虫排查和早期治疗是非常方便的,将大便和血液取样就能确诊,而97%的患者口服两天药物就能消灭体内肝吸虫。另外3%则要多吃几天药。只要肝吸虫没有引起器质性损害,一切就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