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易牙的传说与饮食文化

  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莱。因为他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王充《论衡·谴告》说:“狄牙之调味也,酸则沃(浇)之以水,淡则加之以成,水火相变易,故膳无咸淡之失也。”即易牙通过水、咸(盐)、火的调和使用,做出酸咸合宜,美味适口的饭菜来。

  旧彭城(今江苏徐州)流传有诗:“雍巫善味祖彭铿,(雍巫:即易牙,彭铿:即彭祖)三坊求师古彭城。九会诸侯任司庖(九会诸侯:指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庖:厨房,司庖,即管饮食的官)八盘五簋宴王公。”(簋:盛食物的容器)

  彭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神奇人物,其人其事有许多传说。他十分擅长养生术、食补术,据说他活到760岁,270岁时,视之如50-60岁,而不衰老。他从雉(野鸡)和以五味,创造了雉羹,献给尧帝,为尧所赞美,尧因此而封他为彭地的诸侯。屈原《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之句。以后其子孙繁衍,他也就成为大彭氏族的祖先,以称为“彭祖”。传说易牙时他仍在世,故有易牙3次到彭城向他拜师学艺之传说。这首诗中的“雍巫”就是易牙。易牙又叫狄牙,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幸臣,又好烹饪。传说他做的菜酸成甘淡,美味适口,所以深得齐桓公赏识。易牙做莱的技艺很高,又好逢迎,当时,齐国与狄人在边境交流频繁,身有一技之长的狄人易牙便来到富庶而又开放的齐国。齐国这时正由管仲实行改革,以“明”、“贤”从乡里选拔优秀人才,易牙得以被选中,并给齐桓公当厨师。传说有一次桓公以开玩笑的口气对易牙说,听说人肉很好吃,我还没有吃过,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味道。易牙听后回到家中,便把自己的大儿子烹了献给齐桓公。因为他会做美食又好逢迎而巴结上了齐桓公,当上了宠臣。但这位易牙的名声并不好。史书上称,管仲死之后,他与竖刁、开方专权,齐桓公死后,立公子无方而使齐国大乱。而且他为讨好齐桓公,曾不惜把儿子的肉烹熟了作为鼎食敬献齐桓公,一直被历代史学家们所嗤笑。

  做为一个厨师,易牙对于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传说当时某公问孔子:把不同的水加到一起,味道如何?孔子道:即使将淄水、渑水两条河中的水混合起来,易牙也能够分辨出来。可见当时易牙味觉特别敏感,厨技之高超,连孔子都倍加推崇。《临淄县志·人物志》也记载:“易牙善调五味,渑淄之水尝而知之。”孟子曰:“口之于味,有同嗜者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以嗜者也……至于昧,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孟子·告子上》)孟子也高度评价易牙调和口味的能力。由此可见,易牙确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善于调和口味的名厨。

  一与易牙有关的是淮扬菜。淮扬菜是我国苏菜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扬州、镇江、淮安一带,淮扬菜制作要求“选料严谨,注意刀功、火功,强调本味”:菜肴质量要求浓而不腻,烂而不糊;原汁原味,原汁原汤,原汁原香;清香平和,南北皆宜。淮扬菜的厨艺,源远流长,传说易牙就曾在这一带传授烹饪技艺。

  民间还有一则饶有兴趣的传说。易牙发现,削山芋时手会被山芋的皮刺激得奇痒难忍,他通过多次实践终于找到了一个解除发痒的办法:在削山芋之前先咬一口,嚼一嚼,就不会再痒了。

  还有道叫鱼腹藏羊肉的名菜,也是山东名莱,相传由易牙所创。北方水产以鲤鱼为最鲜,肉以羊肉为最鲜,此菜两鲜并用,互相搭配,咸菜色泽光润,外酥里嫩,鲜美异常。我们注意到“鲜”字即由“鱼”和“羊”字合成。据说以名菜鱼腹藏羊肉而得鲜字是易牙创造的。

  易牙把烹饪和医疗结合起来,创制食物疗养菜莱。有一次长卫姬生病了,易牙以食疗菜进献长卫姬,长卫姬食后病愈,易牙以此深受齐桓公和长卫姬赏识。

  传说易牙干政事败后避居彭城,操烹饪业至终,而易牙食疗菜在彭城(今徐州)广为流传。

  易牙与齐国彭城(今徐州)的渊源使他留名于今日的饮食文化中。齐国菜是我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后来成为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鲁菜),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易牙对鲁菜的形成无疑是有功的。

  以厨艺干政,易牙并不是第一人。另一位“厨神”伊尹助商朝开国君主汤,伐夏朝君主桀。灭夏后,建立商王朝,汤尊他为阿衡,也就是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即《史记·殷本纪》所说: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初见商汤,就从调味开始,谈到各种美食,告诉商汤,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成为天子,而要成为天子,就必须施行仁道。伊尹与商汤的对话,就是烹饪史上最早的文献《本味篇》,后来收入《吕氏春秋》。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许多饮食之外的东西,恐怕更值得后人在欣赏之余思虑之。

  同是干政,伊尹与易牙并无差异。伊尹辅佐了4位帝王,却没有易牙后期的表演。易牙虽有“杀子以适君”,并参与发动政变,被后人所唾弃,但易牙作为厨艺的化身,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

2008-08-21 16:51:00浏览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邹燕敦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病因可能包括自身免疫、遗传、病毒感染、胰岛素缺乏和环境因素。由于两者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也有所区别。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1.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器官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由于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无法正常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从而引发高血糖。建议患者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主食中粗粮可占三分之一左右,多吃蔬菜,如每天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 2.遗传 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一种特征,可能导致某些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如果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有糖尿病,则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如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3.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可能诱发胰岛炎,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会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的症状。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可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糖尿病,通常整粒用温水送服,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并遵循医嘱使用。 4.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缺乏可能是由于胰腺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使得胰岛素分泌不足。此时,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是治疗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例如使用短效或长效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 5.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胰岛β细胞负担过重,加速其衰竭,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糖尿病。建议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天瘦肉不超过100克,鱼类100-150克。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以降低糖尿病风险。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是几型超敏反应
1型糖尿病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性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不同的类型。Ⅳ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一般在接触抗原后24至72小时出现,与抗体和补体无关,是由致敏T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而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1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Ⅳ型超敏反应密切相关。在1型糖尿病中,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的胰岛β细胞识别为外来抗原,并对其进行攻击和破坏。另外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被激活,识别并结合胰岛β细胞表面的抗原,释放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1型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疲劳等。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水平升高,患者会出现频繁排尿以排出多余的糖分,同时感到极度口渴。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减轻和疲乏无力。 诊断1型糖尿病通常需要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胰岛素水平测定。此外,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C-肽测定,以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胰岛素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短效胰岛素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可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一般在餐前注射,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患者需按医嘱使用胰岛素笔或其他注射器将胰岛素注入皮下,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应定期测量血糖值,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确保血糖稳定。
邹燕敦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1型糖尿病是几型超敏反应
1型糖尿病属于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性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不同的类型。Ⅳ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一般在接触抗原后24至72小时出现,与抗体和补体无关,是由致敏T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而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1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Ⅳ型超敏反应密切相关。在1型糖尿病中,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的胰岛β细胞识别为外来抗原,并对其进行攻击和破坏。另外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被激活,识别并结合胰岛β细胞表面的抗原,释放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1型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疲劳等。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水平升高,患者会出现频繁排尿以排出多余的糖分,同时感到极度口渴。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减轻和疲乏无力。 诊断1型糖尿病通常需要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胰岛素水平测定。此外,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C-肽测定,以评估胰岛β细胞的功能。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胰岛素和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短效胰岛素有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可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一般在餐前注射,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患者需按医嘱使用胰岛素笔或其他注射器将胰岛素注入皮下,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应定期测量血糖值,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确保血糖稳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