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吃新米节
每年农历的九月,在秋谷登场之后,居住在山村的纳西族群众喜气洋洋欢度“吃新米节”。过节的具体日期,按传统的风俗习惯,由各户自己择定,最好是选择月中鼠日的那一天。因为属鼠在纳西族称为“富库”。“富”与汉族的“富”字同音,所以纳西族人视这天为吉日。在富库这天欢度吃新米节,来年一定会丰衣足食,吉祥富裕;反之则不利。最忌讳在鸡日那天过节,原因是,鸡边扒边吃,扒光吃光,最不吉利。
吃新米节那天,纳西族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甑新谷米饭,煮一大块肥猪肉,再备些其他荤菜,痛痛快快地在一起聚餐。奇怪的是,人们在入席之前,先要盛一碗满满的新米饭喂看家狗。
为何吃新米饭要先喂狗?这在纳西族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原来,纳西族的两个始祖从蕊利恩茸和翠恒普朴命(一男一女)当年从天宫下凡时,从蕊利恩茸的岳父梅丽夺祖给翠恒普朴命的陪嫁极少,只赐了一条猎狗,一只猫,一包荞麦种,一包燕麦种和一包玉米种,但是一粒稻谷种子也未给。可是,事也凑巧,那条猎狗的尾巴上粘着几粒稻谷的种子带到了人间。结果,丽江也长出了黄灿灿的稻谷,所以,狗立下了大功。纳西人不忘狗的功绩。对狗的感情特别深厚。
摩梭人的搘膘肉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地区。这里的人们以善良好客闻名于世。客人一进门,便受到欢迎。主人恭请来客“上火铺”,接着向来客奉敬一碗家家必备的“苏尼玛酒”以及糌粑、白瓜子、麦面粑粑、煮鸡蛋等传统食品。当客人饮完“苏尼玛酒”后,主人又敬上一碗“咣当酒。”这两碗酒,客人必须全部喝尽,否则会被主人视为不礼貌。
两碗酒喝光之后,热情的主人又端上热气腾腾的鸡肉和摩梭人的特产——猪膘肉。
猪膘肉与汉族的腊肉很相似,但腌制的方法有异。把猪宰杀以后,去毛剖腹,剔除内脏和猪骨,剜掉四蹄。然后,在猪肚内塞进盐巴和配制好的香料,再以麻线把猪体缝合,平放于高处晾干即可。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摩梭人最隆重热闹的节日。在腊月里,家家户户宰猪,赶制风味独特的猪膘腊肉、腌酸鱼、酸米酒。年饭在初一的清晨吃。这时,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团坐在火塘旁边进餐。餐桌上摆上“八大碗”:猪膘肉、酸辣鱼、烩鸡块和木耳、蘑菇等菜肴。这些丰盛的食品,大家可以随意选择下箸。但是人人必须吃几块猪膘肉,否则,就不算吃年饭,就会引起长辈的不愉快。
庙会上的丽江粑粑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的龙王庙会、七月举行的骡马会,是世居滇西北高原纳西族群众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节日实际为交易会性质,届时人山人海、商贾云集。交易的商品,以牛、羊、骡、马及各种农副产品为主,时间大约7天左右。身穿五彩民族服装的纳西人,除了买卖交易、看看热闹场面,都要品尝一下特产名点“丽江粑粑”。“丽江粑粑”以丽江麦面为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苹果、糖、猪油、葱花,用小苏打发酵后做成。其制法是:冬天以热水夏天以凉水和面,然后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下燃一盆炭火加温,稞已经揉口,油而不腻。因层薄如纸,故又称“千层饼”,深受参加交易会的各族人民欢迎。
二月八,鸡蛋擒妖魔
二月八,是云南省中甸县三坎乡一带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传说,很久以前,有三个凶残狠毒的妖魔,变为三位美女,来到纳西山寨;妄图残害正在欢歌跳舞的姑娘。这时管押妖魔的守护神闻讯赶来,他从纳西族人家要了两个鸡蛋拿在手中,也变为一个美女混进歌舞的人群中。妖魔一嗅到鸡蛋的味儿,立即现了原形,当场被捉。守护神感谢纳西人赠送鸡蛋,用神功在山坡上挖了一个池塘——白水潭,好让纳西人在二月初八在潭中洗澡,跳舞唱歌。节日里。人们点燃熊熊的篝火,把各自带来的粑粑、葵花子、梨、鸡、鸭、鱼肉摆好,席地而坐,欢乐地共同进餐。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云南永宁纳西人过小年。在节日的凌晨,家家户户的长辈都要给出门放牧的孩子一只猪前蹄、两条猪肋骨和鸡蛋、水果、糖果、糌粑、酥油茶食品,作为对孩子们一年放牧的酬劳。过节还进行赛马,称之为“跑罐子”,骑手们谁先到目的地,即可以得到奖赏——一罐子美酒。
(责任编辑:曾慧)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