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行业动态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将如何发展?

举报/反馈
2014-01-06 16:09:25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文/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我国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包括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社会共治”理念、《食品安全法》修订、婴幼儿奶粉按药品监管…………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目的都是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将会如何发展呢?

  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将如何演变?

  对于当前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形势,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现在我国食品的安全性和水准其实比过去提高了很多,食品安全的整体形式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是我们应该看到的,也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对食品安全信心却越来越低,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越来越多,“我们还能吃什么”的说法想当普遍。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体质改革,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仍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最高层。从整个食物链监管来讲,改变了过去的分段管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改革特征。大家都认为分段管理是有问题的,也有人批评说“八个部管不了一头猪”,所以这次把它改掉了。从整个食物链来讲,农业部监管初级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农药、兽药等)没有变,新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时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的牌子,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两位一体。这个改革的特色,一个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揽全局。过去分段管理,每一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职能,谁也不听谁的,谁也不需要听谁的,造成没有问题大家都管,出了问题谁都不管。现在国家食药总局就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领头羊,其它部门都要服从它的指挥。

  第二个特点,食药总局和国务院食安办的两位一体,它的职能就完全不一样了。两位一体以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能除了要监管食品生产、销售、餐饮这些所有领域,还包括国家食品安全政策、策略的制定,还有全国性的大的预警和大的重大事情的新信息的发布等等。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我认为,这样一个新的体制下,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将进一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必定有大的进步;尽管不排除今后还会对监管体制继续调整,但大局已定。

  政府还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虽然政府对监管体制进行了很大力的改革,但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加强过程监管,改变主要依赖抽样、检测的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主要依赖于食品的抽样、检验。有一些笑话、传说,现在监督员进入一个食品生产企业,即便看见苍蝇在车间里头飞也不会管,转一圈以后抽样送实验室检验,然后根据检验报告判定你这个企业该不该罚。这也许不是普遍现象,但是有一定代表性。

  事实上,发达国家目前普遍采用的过程监管模式,农业良好生产规范(GA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还有控制危害和风险的HACCP,有的甚至还有ISO9000等等,可以说,从农田到餐桌,有一套规范来保障食品安全。而我们的监督者却普遍忽视应该根据这些规范来进行监管。凡是有这些规范和/或其他形式卫生操作规定的企业,监督员应该在视察生产过程的同时,查看企业执行这些规定的记录,这就是我过程管理。这并不排除监管中需要抽样和检验,但是,过程监管才是关键。现在,我们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变了,分段管理没了,但是,假如这个监管模式不改变,监管水平和效果都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2)加快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能力建设。

  今年,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职能要求越来越明确,地方政府倍受压力。地方政府现在已在努力履职,大城市已开始在最基层的的街道办事处设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尽管这种最基层的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不真正具有监管权力,而是有发现问题的职责。

  同样,在农村一些比较先进的地区也将监管机构设到乡、镇。地方政府具有这么大的职能,假如不对地方政府官员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我们很清楚,大部分地方官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和科学管理水平十分有限,急需行培训。所以,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之下,监管人员的能力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时效性和透明性,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政府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往往缺位,时效性、透明度较差,比如,今年的恒天然乳粉肉毒杆菌召回事件,大家知道这个事件已过去了相当长时间,可是我们政府相关机构并没有向消费者说明情况和表态,而老百姓和媒体都在那里着急。我们的权威专家也不愿意面对媒体,而有些媒体则抓住新闻不经核实就发布,结果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心,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非常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因此,政府也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力度以及时效性和透明度,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人民群众如何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作为消费者的广大人民群众,每一个人都有权对食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食品安全问题过去一直存在,也还将继续存在。旧的问题被挖出来并逐步解决,新的挑战不断出现,这是全球食品安全的主旋律。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较多,显得相当“乱”,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也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向“治”。在面对食品安全事件时,我们应该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政府。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上,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不少经验并较好的处理了很多问题,凭借中国人的智慧,我相信,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必将越来越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