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节日菜肴——盆菜源于东莞乌纱

节日菜肴——盆菜源于东莞乌纱


  盆菜,从名字上不难看出它对热闹的极致渲染。除了应节,百菜荟萃,千味尽收亦是对盆菜的"中肯"评价,掌勺者都知道要认真做好一个菜不难,但要把多味调和并做到汁液交融,味美馥郁,说实话,这谈何容易!盆菜集喜庆、味美、传统于一身,怪不得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团年饭也选择了上盆菜,美味共冶一“盆”、象征一家人团结和谐。

  关于盆菜的“身世”,一直存在多种版本,一个较接近史实的共识是:宋末,杨太后与弟弟杨亮度携幼帝昺南下,来到现今的东莞长安镇乌沙一带,通常会有文章写成是新安县,其实新安县设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别说宋,即使元时都还未出现此县。当其时,他们靠岸滩头时天色已晚,部队随身带备粮食甚少,盛食物的器皿更是缺乏。“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当时大将文天祥的心境可想而知。当地人民义勇勤王,献出自家储备的猪肉、萝卜,并且杀鸡斩鸭,烹煮后用木面盆一齐盛出来。而乌沙盆菜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抗元将士乌沙李佳之母陈氏,其母为了儿子专心抗元而投海自尽,而祭祀天后只是掩蔽。在虎门的天后庙是盆菜始源说的根据,至于盆菜“身世”的香港、中山等说法主要因为过去东莞的跨度大,这些地方基本上也是东莞的范围之内,因此才有此说法罢了。

  至今,东莞长安乌沙陈屋村还保留较完整的吃盆菜风俗。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陈屋的居民都会聚集笔架山下,“围堑”起来(陈屋村人俗称)吃盆菜,同时燃香祈福,通过吃盆菜寄予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盆满钵满的愿望。更特别的是,在陈屋,隆重的盆菜仪式还需经“天后”选出“元首”。我记得前年由卜卦选出的元首是名曰陈子钊的小孩子,才一岁半,是近千年来选出的元首当中,最年幼的一个。按照风俗,元首理当主持那年的盆菜仪式,一般盆菜宴都是阵容鼎盛,所以“一不小心”当了个元首也算件光宗耀祖的事。传统盆菜的制法一般辈辈相传,并无严格的选料限制。略显贵气的猪、鸡、鸭、鲍、参、翅、肚、鱼、虾、冬菇、鱼球等都可作为盆菜主要肴料;配料则有鱿鱼、猪皮、枝竹、萝卜等。菜肴先烹制好,然后一层一层叠进盆中,最下层放的是容易吸收肴料汁的材料,如萝卜、猪皮、枝竹等。中间放焖猪肉,上层则分别是鸡、鸭、鱼、虾。吃的时候,就好比寻幽探秘,不过大概这是吃盆菜的乐趣所在吧。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盆菜里一般不用鱼肉,因为菜多难辨鱼骨的缘故。

(实习编辑:黄乃引)

63
2008-05-05 08:40:00浏览11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