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理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营养理论

美国最新研究再次证明现代果蔬营养被稀释

举报/反馈
2012-07-17 09:11:30生命时报

  人们老抱怨现在的蔬菜味道不如以前了。可有人想过如今蔬菜的营养也在降低吗?近日,有研究显示,随着果蔬的个头越来越大,其中的营养素正逐渐减少。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生化学院教授唐纳德·戴维斯领导科研小组对美国农业部从1950年到1999年记录的43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蔬果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平均减少5%到40%不等,其他微量元素,包括镁、锌、维生素B6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例如,1999年生产的蔬果比1950年的同类蔬果蛋白质平均含量减少6%,核黄素减少38%,其中芹菜青椒和西红柿减少的蛋白质最多,茄子和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则根本无法与50年前同日而语。

  无独有偶,美国久司道夫研究所对1975年到1997年的12种新鲜蔬菜研究表明,它们的平均钙含量减少27%,铁减少37%,维生素A减少21%,维生素C减少30%。英国对1930年到1980年20种蔬果的营养数据研究表明,这些蔬果的钙含量平均减少19%,铁减少22%,钾减少14%。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范志红副教授告诉记者,野菜、野果等人工栽培程度低的果蔬,其中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要比栽培蔬菜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栽培时间久、产量高的果蔬,通常抗氧化物质含量会下降。在2010年版的中国食物成分表中,很多种类的果蔬产品的营养数据比上世纪90年代的测定数据都有所下降。

  是什么原因让果蔬的营养日益减少呢?戴维斯教授说,现代果蔬营养含量减少实际上是“营养被稀释”。他称外在影响因素为“环境稀释效应”,包括土壤营养恶化、灌溉不当和滥施化肥农药等;内在影响因素为“基因稀释效应”,包括果蔬生长周期缩短和自身抗病能力减弱等。新兴农业技术大多把重点放在增加农作物的单位产量、缩短生长周期和加强抗病虫害上,而很少关心营养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帮助农作物抵御病虫害和恶劣天气,也导致农作物不需要那么多的营养物质来抵御外部不利的因素,就像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而使自身抗病能力下降一样。

  范志红的解释是,品种更换是最重要的原因。农业生产中的育种和推广,通常是以更香甜、更大个、更高产、更耐储为标准,而不会考虑营养价值。由于抗氧化物质含量高的品种通常会有些酸、涩、苦味,消费者不喜欢,所以必然被优先淘汰。其次,栽培方式改变了。大棚种植的蔬菜因为生产环境改变,造成果蔬的营养价值也下降了。再次,土壤条件不一样,导致果蔬的营养下降。最后,新鲜度和成熟度也不如以前。大老远运来的果蔬,还没等到成熟就被采摘下来,不但成熟度不够导致营养不足,还会因为长时间运输,造成新鲜度下降,果蔬营养流失。

  那么,面对果蔬的营养整体下滑,消费者该如何应对呢?“质不够,量来补”,范志红说。最有效的办法是,我们应该尽量比以前吃更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由此来弥补其中营养素的减少。其次,要多选择营养高的果蔬品种。“就算过去的果蔬营养高,现在的营养低,可过去的黄瓜中的营养肯定也赶不上现在的苋菜。”范志红表示,因此要尽量多吃营养素含量高的蔬菜,比如深色蔬菜。最后,不要一味只追求光鲜甜美的果蔬,许多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物质味道都是酸涩的,要学会接受果蔬天然酸涩的口感。

(责任编辑:王健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