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理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营养理论

预防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举报/反馈
2008-03-24 20:13:0039健康网社区

  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利尿剂对身体有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血脂紊乱、动脉硬化、冠心病、痛风、结石和糖尿病等。因此,临床用药时,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速尿、利尿酸和噻嗪类利尿药既增加尿钾的排泄,又可增加尿镁的排泄。以前认为缺钾是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近年的研究发现镁缺乏也可引起心律失常,以往对此常常忽视或为低血钾症状所掩盖,近年来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利尿药所致低血钾时,往往同时伴有低血镁,倘若单纯补钾不能改善症状时,补镁(静注硫酸镁)后则可较快见效。 二、血脂升高。近年来有关利尿剂引起血脂升高的报道日益增多。据报道,长期口服常用量的速尿和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降低,故可诱发或加重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三、尿酸盐升高。利尿酸、速尿等主要由肾脏近曲小管排泄,竞争性抑制尿酸排出,较长期应用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对有痛风史者可诱发急性痛风。

  四、血糖升高。噻嗪类排钾利尿药能使碳水化合物耐受性降低,长期应用可致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或有隐性糖尿病者不宜使用。

  五、耳毒性。利尿酸钠盐静脉注射时可引起一过性或永久性耳聋,此种耳毒性比速尿更常见。组织学检查有耳蜗毛细胞损伤,肾功能不全及少尿时容易发生,缓慢注射可减少这种不良反应

  六、急性间质性肾炎。由于利尿药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迟发性过敏反应等原因可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其表现是突然出现少尿、血尿及蛋白尿,血清肌苷及尿素氮升高。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此类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七、渗透性肾病。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渗透性利尿药可引起肾皮质淤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而造成渗透性肾病,这种病变多见于缺钠、脱水及肾血流量减少的老年人。当肾缺血时,甘露醇更易引起渗透性肾病。

(责任编辑:曾玮)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