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行业动态

食品安全 谁来管管?

举报/反馈
2008-03-03 00:48:0039健康网社区
食品安全 谁来管管?

 

  近年来百姓遭遇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难以列举。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的监测结果,水果、大米、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饮料、蔬菜、鲜肉、发酵性豆制品、膨化食品、葡萄酒等十余种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不合格率已经接近10%。现在的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问题是老百姓怎么能知道哪些是问题食品,哪些是安全食品呢?

  既然辨别不清,许多人就选择去大超市买那些有标识的食品。

  令人遗憾的是,食品标识很不规范。有的标志不清、不齐、不全,还有一些食品没有食品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带有“绿色食品”标示的食品按道理说应该使人放心,但却不然。且不说“标绿”的苹果、番茄、茄子、韭菜价格比“非绿”者要高上数倍,更令人头疼的是,不少“标绿”者其实是假李逵。辽宁有关部门发现,市场上假“绿”食品竟达80%。

  据有关部门分析,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令百姓担忧的还有五大食品问题:

  食品添加剂不符合标准规定发酵性豆制品违规添加防腐剂情况严重。豆制品易变质。不法经营者为了延长保质期,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致使有害成分危害人体。

  食品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如在奶粉加工中掺入大量的代用品,经过简单加工、调味、膨化后冒充奶粉出售。危害极大。

  一些食品卫生指标不合格在有关部门监测的膨化食品中,有8组商品菌落总数不合格,3组商品大肠菌群不合格。吃下这些细菌超标的食品有如吞下定时炸弹,严重危及消费者的健康。

  水产品不合格集中表现在海水鱼的保藏、运输不当,造成新鲜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不合格。亦有海水污染和奸商加入防腐剂带来的危害。

  注水肉现象市场上注水肉现象比较严重,有些样品水分含量达到80%以上。而且注的还是不洁污水,食后危害很大。

  既然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那么,到底有没有人管?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管?成了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

食品安全 谁来管管?

 

  先说有没有人管。

  食品安全不但有人管,而且有很多部门在管,比如卫生部门、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质检部门等等。多头监管,实质上造成“谁都管不好”的局面,还出现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出了问题后,又互相推诿,或默不作声。事实上,近来的苏丹红事件比较集中地暴露了“监管缺位”问题。近年来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政绩”,重心主要集中在查处伪劣产品,诸如劣质奶粉、毒大米、毒油等表象上,至于食品内在的成分和含量否合格等深层次问题则很少列入检查范围。

  一些消费者反映,为民除害的“打虎”者,手下太软,对于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该处理的不处理,养“虎”成患。

  那么有无监管标准呢?

  当然有!据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目前有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以及具体的食品质量标准3 000多个,但遗憾的是,这些法规和标准处在多头管理之中,不同部门“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存在严重的交叉冲突,同时又不全面。有关专家坦言,我国早已加入了WTO,国内的一些食品标准明显老化,必须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否则将处境尴尬。

  以上问题暴露出了我们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监管缺位,有标准难以有效执行以及如何跟上社会发展等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上升为老百姓最为关切的生存问题。从近处说,有关部门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首先在市场和超市装备些简单易行的监测设备,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往长远看,我国急需出台一部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并从体制上保证监管到位,执法有效。

(责任编辑:曾玮)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