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理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营养理论

夏季喝水有技巧 6杯水原则

举报/反馈
2012-07-04 00:46:00新浪博客

  随着夏季到来,温度走高,人体内的水分随着汗液大量流失,排汗量每天可达500-1000ml。人体在缺水的时候特别容易疲劳,注意力涣散,应当及时补水,否则人体就会发出更多不适的警告,长期缺水,还会导致慢性疼痛胃溃疡、心肌梗赛等其他问题!人体除了从食物中摄取水分,主要是靠饮水来补充,如何在夏季及时、有效、适量地补充水分?

  喝多少,如何喝?这是一门学问,要想健康,得学会科学饮水!

  一个健康成年男性身体中的水可占到体重的60%,婴儿体内含水总量最高能占体重的84%!人们在形容女性的时候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换成“人是水做的”可能更加贴切!这个占到人体2/3的重要物质不仅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还起着调节体温,运输营养、代谢废物、润滑关节等重要生理功能。人体像是一个巨大的水体储存器,每个组织、器官都按比分配蕴含属于自己的水分,在人体这座复杂的“生化工厂”里每一步反应都以水为媒介,它的价值并不逊色于各种食物,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坚持1周,而断水的话身体只能坚持3、4天。

  一、喝多少?——6杯水原则

  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水的摄取和排出量是约等的。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排水约为1500ml;其次是肺呼出约350ml;经皮肤蒸发和排汗约500ml;粪便150ml,总量约为2500ml。由于水的摄取和排出量是相等的,故一般情况下(在常温条件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需要2500mL的水分,排除从食物中获得1000ml的水,人体代谢产生300ml水,每人每天最少还需要饮水1200ml!如果茶杯的容量是200ml,约等于6杯了。

  注意:我们平这里所说的6杯水只是最少饮水量,人体需水量往往随着体力活动增加、温度变化、出汗量等改变而有所增加,每人的需水量可以从2L到16L不等。尤其在进入到夏季以后,排汗量明显增加,要特别注意饮水量的增加!

  杯数不变,饮水量增加的小窍门:有人说我每天顶多喝几杯水,不知道怎样增加饮水量。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来选择饮水杯的大小。一般来说冬季饮水量少,我们选择200ml的保温杯;到了春秋季可以换成300ml的茶杯;夏天需水量最大,可以换成400ml的大玻璃杯。当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若干杯水后,根据季节调整水杯容量,不失为一个增加饮水量的好方法!(提醒:即使换成大杯,每次饮水控制在200-300ml,切忌不可大口海饮)

  二、喝水的黄金时段——少量多次,早晚一杯

  饮水的时段应该分配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刻,少量多次,慢慢饮用,每次200ml。尤其是老年朋友渴喝反应比较迟钝,不能等到嘴巴发干才想起来喝水。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喝水习惯,但是有两条推荐大家长期坚持:早、晚一杯水(200ml)!人体在空腹饮水的情况下,喝下去的水1个小时左右就能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所以清晨一杯水:一可以达到稀释血液的粘稠度的目的,二是帮助消化液的分泌和增进食欲,三是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睡前1-2小时喝一杯水,有利于补充夜间隐性失水和尿液产生带走的水分,防止血液粘稠度增加,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如果您不太适应清晨喝没有味道的白开水,可以尝试滴加一些蜂蜜,略有淡淡甜味即可!浓蜂蜜水、盐水都不提倡在早晨空腹饮用!肠胃功能不好的朋友,建议喝温开水;希望缓解便秘的朋友,可以尝试凉白开!其他时段,每隔2、3小时喝一杯水即可!

  三、人体缺水信号——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有人说,我这一天都没有淌汗,为何要喝水?想想看咱们在冬天呼出去的热气,那是什么?水!人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隐形失水!有人说,我并不觉得口渴,为什么要喝水?等到你有口渴的感觉,身体已经缺水!水分虽然在人体中比重较大,哪怕很轻微的失水都会个人体不适!当人体失水1-2%的时候,身体的口渴机制就开始发生作用,伴随着口渴,我们会感受到轻度不适,食欲下降。当缺水达到3-4%我们会感觉到口干,排尿量减少,工作效率降低。失水达到4-8%除了有上述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身体乏力、烦躁等症状。当失水超过8%可能会出现高热、精神恍惚,失水量超过10%可能危及生命。长期饮水不足,慢性低水平脱水会导致例如:白内障、心肌梗赛、脑血栓慢性疼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保持体内稳定有足够的水分,对健康十分重要!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