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食品安全

来,跟蒙牛的声明较较真

举报/反馈
2011-12-30 15:07:00果壳网

  “稀释超标产品”能够通过检测,但仍然是非法的

  通过把不合格产品稀释到大量合格产品中的做法,可以通过检测实现“达标”。实际上,地沟油要想通过检测,这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这样做仍然是非法的。

  像黄曲霉毒素这样的东西,对于食品品质没有任何价值。作为“有毒物质”,目标是“越低越好”。之所以有一个“允许值”,是考虑到现实状况——它在食品中难以避免。如果规定“不能含有”或者限量很低,食品的生产成本会很高。所谓的“安全标准”,并不是“安全”与“有害”的分界线,而是在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之间所做的一个平衡。这一类“安全标准”的设立,一是要带来的风险足够小(但不会实现“零风险”),二是生产上实现的成本可以接受。

  如果一种原料已经超过了这个“安全标准”,通过扔弃而获得的“收益”就大大超过食用所带来的“风险”。把这样的不合格原料加到食品中,就是“为了非正当的目的”而 “故意加入有毒物质”。在美国,这样做是非法的。在中国,没有对此的明确规定。不过食品安全法中关于“企业要保障原料安全”的规定,也涵盖了这一要求。

  加工食品在下线之后确实还有一些最后检测,合格了才出厂。但是检测项目往往是那些受生产流程影响的指标,比如细菌数、酸度、粘度、颜色等等。把黄曲霉素检测放在出厂之前,如果不是质控体系设计的缺陷——这对于一个通过各种认证体系的企业来说完全不应该,就是为了稀释不合格产品。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企业在道德上就极为低下了。

2/3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