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甜枣是添加剂“甜”出来的?

  热点关注

  8月24日,湖南《潇湘晨报》记者接到市民举报,称一居民区有非法“泡枣”窝点,记者随即根据举报进行了暗访,发现作坊老板利用非法添加剂“甜蜜素”给大青枣增加甜度。大青枣批发价每斤1.8元,而“泡澡”后批发价每斤2.3元,零售价每斤至少4元。

  “你的枣子不甜,哪里有那种甜的?”记者询问。“你拿回去用白糖或者糖精泡下就甜了。”男老板说,他们为了枣子能长期保存,没有用糖精水泡过,“但零售的人为了好卖,都会泡下。”看来,用加入了甜蜜素的糖精水泡枣,已成为了业内“行规”。

甜枣是添加剂“甜”出来的?

  甜蜜素是什么?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规定,“甜蜜素”可以作为甜蜜素

  甜味剂,其使用范围为:一,酱菜、调味酱汁、配置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等,其最大使用量为0.65g/kg;二,蜜饯,最大使用量为1.0g/kg;三,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最大使用量8.0g/kg。

  长期过度食用甜蜜素、糖精钠危害大在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钠、糖蜜素、安赛密和甜味素四种。人体每日允许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量是有一定限量的。一般情况下,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2.5毫克,即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150毫克;甜蜜素、甜味素、安赛蜜的每千克体重摄入量高限量分别为11毫克、40毫克、15毫克。甜蜜素、糖精钠是两项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消费者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小孩危害更明显。若长期过度食用糖精钠,可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如何辨别青枣是否被泡过?

  买枣前舔一下

  一位水果贩介绍,分辨“泡枣”可以先尝味道:泡过水的枣子外皮也是甜的,消费者买的时候可以先舔一下,皮是否有甜味;同时泡过水的大枣保存期短,如果买回去的大枣很快就腐坏,就可能是“泡枣”。

  买枣前捏一下外皮

  同时,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可以捏一下枣子的外部,如果果皮裂开或者同内部的果肉分离,那就是泡过的大枣,一定不要买。

(责任编辑:徐晓宇)

2011-08-29 11:07: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