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不知不觉立秋已经过去一周了,很多人觉得今年似乎夏天还没真正来呢,怎么就进入秋天了呢?可从节气上来说,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并且常伴有绵绵阴雨,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既然逐渐进入秋季了,养生也该换个方式了吧,这个季节应该如何养生呢?此时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引导等方面进行调理时,皆应以养“收”为原则,注重一个“和”字。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收敛阴气
在起居上,夏季养生注重“夜卧早起”,但秋季为了收敛阴气,应该早卧早起,这对仍然持有夏季作息时间的人们来说,似乎有些难度。“现在是夏秋之交,大家应该有意识的改变一下作息时间,每天都提前点睡觉的时间,这样当真正进入秋季后,就自然而然养成了早卧早起的好习惯了。 “孟庆辉主任介绍说。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所以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古人有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是十分有好处的。
此外,据有关专家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而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秋季适当早起,可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饮食调节
忌生冷、宜清肺
立秋过后,从气温上看与往日温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现中午热、早晚凉的气象。大家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加上夏天常吃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因此早秋时节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食物阶段。
立秋过后我们吃什么好?孟庆辉主任介绍,可以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整脾胃功能,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调养保健身体是十分重要的,民间也有”贴秋膘“一说。但夏秋之交,”贴秋膘“可得悠着点,当前还没出伏,气温仍然较高,进补宜”清补“,润肺的同时要兼顾健脾,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此外,初秋时节,随着天气的转凉,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秋令饮食养生还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辛辣类、煎炸类的食物。此时,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红枣、莲藕、黄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祛除余暑等功效;从药补的角度来说,黄芪、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比较适合。另外,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可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运动适度 增强机体适应寒冷
初秋时节,早晚气候变得凉爽起来,因此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个锻炼的好季节,其实不然。孟庆辉主任提示,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千万不要搞得大汗淋漓,身上微热、尚未出汗时能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秋季运动还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
保护肺气 预防疾病
入秋后,人们从难耐的盛夏走进了”多事“的秋天,秋天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孟庆辉主任提示,中医总结出了秋季易损肺气理论,警示人们在天气不断变化的秋季,要好好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另外,肺主皮毛,过敏性皮肤疾病在这个季节也是多发的,要格外当心各种过敏原。而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等现象,常被称为”秋燥“,此时也要防秋燥带来的各种疾病,肺主忧,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袁佩琪)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乐清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