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毒性高发期莫贪鲜 勿食“织纹螺”

  在织纹毒性高发期,消费者贪鲜食用织纹螺极易中毒。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国共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织纹螺,俗称海蛳螺,主要产区在浙江、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肉质鲜美、口感极佳。在江浙一带食用织纹螺历史已久,浙江部分地区甚至有清明时节洒织纹螺祭祖的习俗。

  “现在海蛳螺有没有在卖?你知不知道织纹螺有毒?”据调查。椒江某菜场水产摊从事水产销售的老王说:“近两年,很少看到有人在卖了,我们起先也不知道海蛳螺吃了会中毒。来工商、卫生部门都在严查,加上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新闻,我们也渐渐意识到吃海蛳螺的危险性了。”据了解,像老王这样50周岁以上的人大多数都有清明吃海蛳螺的习惯。“我们都不卖海蛳螺很久了,万一吃中毒了,我们也担心的。”隔壁摊的李大婶告诉笔者,“清明到了,很多像我们这样五、六十岁的人还在菜场找海蛳螺,一方面是喜欢它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拿来祭祖用的。”

  目前,工商部门正在对农贸、水产批发市场等可能出现织纹螺的经营销售场所进长效检查,实施为期一个月的动态监管,暂发现销售织纹螺现象。工商提醒夏季是织纹螺中毒高发的季节,消费者在购买螺蛳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切勿购买织纹螺。特别警告那些抱着侥幸心理消费者,不要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冒着生命危险食用。若一旦发现有人销售织纹螺,可向工商部门举报。

  相关链接:

  织纹螺本身毒,其致命毒性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毒性大增。麦螺的毒素类似河豚毒,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织纹螺因其体内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重症者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实习编辑:杨权芬)

2011-04-10 02:14: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