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清热凉血空心菜

  空心菜,学名蕹菜,别名瓮菜。它是旋花科植物蔓生蔬菜。南方多采用编竹筏浮于水面的栽培方法,蕹菜的茎叶从竹筏的空隙中长出,所以有水蕹之称。蕹菜的茎软中空,聚伞花序,呈白色或淡紫色,叶柄很长,叶片矩圆状卵形节生不定根。民间称其为空心菜、空筒菜、无心菜,又因其蔓生,茎匍匐,故又称藤藤菜。

  空心菜原产于中国、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中国自古即有栽培,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利用苇筏漂浮水中中蕹菜的记载。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栽培较多,华中、华东地区和台湾省次之。空心菜于4~11月可不断采收,水陆两地皆可种植,水田蕹菜茎叶粗大,旱地则较小,为夏秋高温季节主要绿叶菜之一。

  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一则故事描述:比干被昏庸的纣王剖腹挖心后,飞马出北门,偏偏碰到了卖空心菜的农妇。她说:“人若无心即死。”比干闻言,跌下马就死了。由此推测,早在殷商时代就有蕹菜。一千五百多年前,古代学者称蕹菜为“南方奇蔬”,共有三奇:一奇,说其生命力极强,不择水池、陆地均可栽培。而且经过多次采摘后,依然能继续爆出新芽,一般可供人们采收15次。二奇,称赞其能在春夏瓜蔬淡季上市,补充蔬菜的不足,满足民间适时所需。三奇,是指其不与任何佳肴争味,与肉类共烹能产生肉味特色。

  空心菜的医用价值

  空心菜入药首载于晋代《南方草木状》,之后,《医林纂要》、《本草拾遗》、《岭南本草》等医著以及《广州植物志》上均有记载。《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说蕹菜可解黄藤、钩吻、野菇中毒。相传曹操在行军途中误食野葛中毒,急服蕹菜汤而解。民间以鲜蕹菜捣汁灌服,治砒霜中毒效果甚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蕹菜中粗纤维的含量极为丰富,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等成分,具有促进肠道蠕动、通便解毒的作用,特别是果胶能加速体内有毒物质排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活力,起到杀菌作用。

  选购诀窍

  1. 蔬菜市场上的空心菜有青梗和白梗两个类型。青梗上市较早,吃口老;白梗上市虽迟,但吃口嫩,游藤的老。游藤是蕹菜长期缺少氮肥的一种异常长相,即空心菜的茎不再呈直立状,而是明显变细,呈蔓性。菜农称之为爬藤。爬藤是空心菜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标志。爬藤的出现表示空心菜就要开花结籽了。6~9月为空心菜的最佳消费期。

  2. 因蕹菜性寒滑利,故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大便溏泻、慢性腹泻患者,则不宜多食。血压偏低之人不食为宜。

(实习编辑:张欣)

2010-07-29 00:00:00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