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买鸡蛋,须防“红心鸡蛋”和“人造假蛋”

  上面的问题听起来像是鸡蛋里挑骨头。鸡蛋怎么可能是假的?生鸡蛋里怎么可能存在苏丹红?现实是:完全可能。虽然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多数是由鸡生出来的真蛋,但是,如果没有防范意识,也可能会“幸运”地吃到人造出来的问题鸡蛋。

  防范问题鸡蛋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到正规超市买鸡蛋。

  丽素红让普通鸡蛋摇身变成柴鸡蛋

  人们有一个错觉,柴鸡蛋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鸡蛋。市场上,柴鸡蛋的价格也远高于肉鸡蛋。人们还有一个错觉,认为柴鸡蛋都是红心的。于是,“聪明”的不法商贩们开始琢磨如何让普通鸡蛋变成“红心的柴鸡蛋”。他们还真找到了办法——在饲料里添加工业色素丽素红。

  丽素红是什么?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胡萝卜素的色素,它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但是有严格的限量。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这类添加色素,特别是人工合成的色素类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但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国际社会普遍都对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当中的色素类物质有非常明确的限量。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却完全无视这些标准,大剂量的往鸡蛋饲料中添加。你从马路边地摊上、集贸市场里购买的自以为安全的柴鸡蛋,或许就是这种加了丽素红的“红心鸡蛋”。

  关于柴鸡蛋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柴鸡蛋一定是红心鸡蛋。

  很多人认为,农家散养鸡下的蛋,其蛋黄一定很红。其实不然,农家鸡由于每天进食的东西不一样,所以鸡蛋的蛋黄稍稍偏红一点是事实,但并不是非常标准的红。也就是说,并不是农家鸡下出来的蛋就一定是红心的。

  现在市场上所谓的“红心蛋”,完全是一些经营者或者鸡场生产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创造出的一个概念。

  误区二:散养鸡下的鸡蛋比笼养鸡的鸡蛋营养价值高。

  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如果笼养鸡是严格按照养殖规范喂养,而不是滥加滥用添加剂喂养的,那么,笼养鸡下的蛋与散养鸡下的蛋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等成分没有太大差别。

  鸡蛋人工造

  邯郸一位老师托自己的学生从农村老家的集市上为自己捎回了十几斤“散养笨鸡蛋”。然而,这位老师发现,这种鸡蛋打开后放到碗里是散的,分不清蛋清和蛋黄,而且炒熟后口感比较硬,也没有蛋香味。如果煮着吃,这种鸡蛋没有紧贴着蛋壳的那层蛋膜,而且硬邦邦的。后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这些鸡蛋是“人造蛋”,蛋壳是人造碳酸钙(也就是石膏)制作而成,蛋黄和蛋白则是用淀粉、明胶、色素和蛋白元素合成的。人造鸡蛋有什么危害呢?没有营业价值是肯定。但问题更严重的是,由于他是用化学物质制成的,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令人痴呆

  人造鸡蛋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已经由1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随着造假技术的改进,现在造出来的假鸡蛋更能以假乱真,甚至比真鸡蛋还像鸡蛋。鉴于人造鸡蛋技术太过“神奇”了,我们不妨用一点篇幅来看看人造假蛋的制作过程。

  记者为了揭开制造假鸡蛋的内幕,叫了560元学费已经69元道具费,进入一家“假蛋学堂”,参加了为期2天的培训。

  第1天,“老师”首先示范制造蛋白。只见她小心翼翼地讲一些粉状的“海藻酸钠”放在天平上量重,然后将其倒入一盆温水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一个半小时后,一盆晶莹剔透的蛋白物体被制造出来。接着,“老师”又将少了化学物品“明胶”,用水拌匀后倒入蛋白中继续搅拌。“老师”介绍说:“明胶可以令蛋白的浓度适中,但因长时间搅拌会产生好多气泡,要等十个小时才能散得完”。

  第2天,“老师”再把适量的“酸钠脂”、“苯甲酸钠”、“邻甲基纤维素”及“白矾”等化学物品一起混入头天制好的蛋白中,3小时后,“蛋白”部分正式完成。接着“老师”开始教做“蛋黄”就是将柠檬黄色素加入之前制好的蛋白状物体中,搅拌几下就变成鲜黄色。“老师”将蛋黄倒入模具里,再倒入混有氯化钙的水,蛋黄周围产生一层薄膜,给蛋黄定了型。

  蛋白与蛋黄的合成靠的也是含有氯化钙的所谓“神仙水”。只见“老师”讲蛋白倒入椭圆形的模具内,加入成了形的蛋黄,再将另一层蛋白盖在上面,接着倒入一碗神仙水,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蛋白在模里面晃来晃去,慢慢变成蛋形。至此一只只光脱脱的无壳鸡蛋呈现在眼前。

  最后一道工序是做蛋壳。“老师”将食用石蜡煮熔再混入石膏粉搅拌,讲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内反复转动,捞出冷却风干后,形状逼真的假鸡蛋便新鲜出炉了。“导师”还传授“心得”说:“人造蛋的材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店买齐,非常方便。”

  为了检验假蛋的味道,记者用假蛋煎了一个“荷包蛋”,蛋白虽然出现不少水泡,但仿真度十分高,口感跟真蛋竟也非常相似,只是略带碱味。记者又用假蛋蒸了一个“鸡蛋羹”,竟然也是与真鸡蛋做的鸡蛋羹有几分相似。记者把3只假蛋和1只真蛋混合在一起蒸,口感及味道足似真的“鸡蛋羹”。

  这位记者所揭示的人工造蛋内幕,让人既惊叹又惊心,惊叹的是造假者的造假术,惊心的是假鸡蛋造的太逼真,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非常严重。

  识别假鸡蛋

  1.观色。假鸡蛋的蛋壳比真鸡蛋的外壳亮一些。打开蛋壳鉴别蛋黄颜色,如果蛋黄颜色异常,特别鲜艳,就有可能是假蛋。

  2.触摸。用手触摸时,假鸡蛋要比真鸡蛋的外壳粗糙一些,也要稍微薄一些,有些假鸡蛋甚至明显可以看出人为的痕迹。

  3.听声。晃动鸡蛋,假鸡蛋内部都有晃动声,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溢出所致,而新鲜的真鸡蛋没有(放置时间过长而散黄的真鸡蛋可能有此状况,所以要结合其他的条件来判断真伪)。

  4.闻味。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而假鸡蛋则会有较浓的化学剂味。

  5.观察内容物。真鸡蛋有气室,透过光线可以看到在鸡蛋大头内部有个小气泡,而且很自然。假蛋的两头都是实心的,没有气室。

  6.用手感觉。把鸡蛋倒在手上,蛋清很快就从指缝间滑落,而蛋黄可在手里随意滚动,那就是假鸡蛋。因为真鸡蛋蛋清较稠,蛋黄很难与蛋清分离干净。

  7.试验相溶性。把鸡蛋打在碗里,刺破蛋黄,放置一会儿,如果蛋清和蛋黄相互溶在一起则为假鸡蛋,这是因为假蛋黄与假蛋清是用质原料制成所致。

(实习编辑:张欣)

2010-07-29 00:00:00浏览2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