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乳饮料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含乳饮料

珍珠奶茶亟待“保健”

举报/反馈
2010-06-2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漫步街头,您会发现珍珠奶茶店遍布大街小巷,且生意都很红火。然而,珍珠奶茶销售红火的背后,却透出市场良莠不齐的另一面。最近甚至有人爆料,喝珍珠奶茶等于吃塑料!那么。珍珠奶茶的问题到底在哪儿呢?

  小饮品做出大市场  作为饮料家族中的一员,奶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英国。被誉为“东方可口可乐”的奶茶,传入东方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最先在台湾流行,后来有人在奶茶中加入粉圆,即命名为珍珠奶茶。

  上世纪80年代末,珍珠奶茶开始流行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以雨后春笋之势向内地扩展,不但在城市,而且在农村也大有市场,在2007年进入高发展阶段,业内人士称珍珠奶茶的发展为“星火燎原”。

  珍珠奶茶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原因有两个:一是小投入赚大钱;二是口感好有嚼劲。据业内人士介绍,珍珠奶茶这种“小投入赚大钱”的行当,只需一间不大的铺面,投入较少的资金,就可产生较大的效益,而且周转速度也快,行业进入门坎又低,因此引起了众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关注。

  珍珠奶茶味道好且价格不贵,所以广受消费者欢迎。消费者以8~35岁的年轻人为主要群体,女性更是其中的“主力军”。很多学生将珍珠奶茶作为饮品之最爱,城市街头到处可见少男少女手捧珍珠奶茶边走边饮的亮丽风景。

  无奶无茶珍珠掺假  目前,珍珠奶茶品种不少,口味呈多样化,现做现卖,口感新鲜、味美,比大工业生产出来的奶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然而,由于进入门坎过低,利润较大,因此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现象,由此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珍珠奶茶,顾名思义,既含珍珠,又含奶和茶。可是,有的珍珠奶茶为了低价吸引消费者,不惜以假乱真,所出售的珍珠奶茶,既无奶也无茶,珍珠又掺假。据业内人士介绍,正宗的珍珠奶茶采用奶、冰糖或者白糖、红茶、纯净水以及木薯粉制成的“黑珍珠”调配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山寨”珍珠奶茶用的是奶精和糖精加工而成。

  这种珍珠奶茶成本大大降低,价格很便宜,一箱40小包,每一小包1公斤重,可配制40~50杯珍珠奶茶。这些“山寨”珍珠奶茶都标榜是正宗的奶茶,号称自己用的原料是进口的。而实际上,很多奶茶铺用的原料都是内地企业加工的,有的并不一定具备食品生产的资质,还有的甚至是规模很小的乡村企业。

  降低成本后,为了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一些珍珠奶茶铺就以每杯1元钱的低价出售珍珠奶茶,缺乏判断能力的中小学生由于经济来源有限,往往会对低价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山寨”珍珠奶茶也就成了这些消费者的常见饮料。

  主打原料有害健康  更有甚者,有的不法商贩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采用不符合规范的原料。有些色香味俱全的珍珠奶茶事实上只是用几种粉末勾兑而成的,奶精、塑料、芒硝和工业氯化镁等化学品竟是部分珍珠奶茶的主打原料。

  笔者在沪南地区的几家奶茶原料批发店内看到,一袋袋净重50公斤的奶精堆放在地上,价格从20多元至400多元不等,每袋奶精可以冲兑至少400杯奶茶。

  一个店主说,奶精、荼粉有小袋装,以便小型奶茶店的加工生产,即使出售低价珍珠奶茶,也能赚得一定的利润。以20元一袋奶精为例,可以加工百余杯奶茶,加上塑料杯的成本,人工费及店铺租金,每杯珍珠奶茶的成本大约是5角左右,卖2元钱一杯,利润是成本的3倍。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珍珠奶茶店老板坦言,奶精、塑料、芒硝和工业氯化镁等化学品勾兑而成的珍珠奶茶,肯定对身体健康有害。之所以采用奶精而不用奶粉,是因为十杯鲜奶的味道,也不如一勺奶精来得香浓。

  专家介绍,奶精的配料表上显示脂肪的含量高达32%,事实上,奶精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是一科反式脂肪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是国内较早关注反式脂肪酸问题的专家,她指出,一杯奶茶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最多可达5克。而国际上一致认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一日不应超过2克。如果一杯奶茶中含50克左右的奶精,就会超过这个极限,常喝这样的奶茶,必然会危害健康。

  有些奶茶中含有芒硝和工业氯化镁,长期食用就更加危险。芒硭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它是用来制造洗衣粉的原料,人食用芒硝会出现肠胃不适等症状。而食用工业氯化镁后可能会因重金属超标导致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  除了奶精、芒硝,珍珠奶茶中更大的危害来自其中的珍珠粉圆。

  大多数人只知道,它是以木薯淀糊为主要原料,但实际上,木薯淀粉的弹性根本做不到这么好。要获得良好的口感,正常的方法是在其中加入小麦蛋白,但一些不法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添加进去,以得到更好的弹性,这已经成了行业内部心照不宣的秘密。这些高分子材料,其成分与塑料相似,长期食用必然影响健康。

  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珍珠奶茶的“乱象”,监管部门表示,珍珠奶茶这样的小行业目前还缺乏国家、行业、企业标准,执法部门很难规范管理,只能依据相关食品法进行监管,更重要的是加大行业的自律力度。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尤其是不要购买价格过低的珍珠奶茶,贪便宜而损健康,实在得不偿失。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