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糕点

揭开奶酪“想象”空间

举报/反馈
2010-04-2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奶酪,就是牛奶和细菌,其余的都不过是想象。”就是在这样丰富的“想象”中,法国人发展成了一种奶酪文化。”

  去法国之前,对于“奶酪”的了解基本上是停留在匹萨上拉出的奶酪丝,到了法国之后,超市里货架上的奶酪名目多得个个如天书一般,不知从何下手。渐渐了解了奶酪在法国人饮食和生活中的重要,于是第一次买奶酪选在有售货员的小商店,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不要口味太重的”,于是售货员从一个圆饼的白色奶酪上切下一角?

  一方水土养一方奶酪

  好的奶酪都是以生产的地名来命名,这些“名字”遍布全法各地,于是有俗语说,“一个乡村,一种奶酪”。法国平原的地方奶牛多,山地则是山羊或绵羊多,所以出产的奶酪就地取材,以这三种不同的奶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每个地方又有不同的技艺,比如凝结和风干的方式、引入霉菌使之作用的过程、地窖存放的温度等等,由此带来了软硬不同的质地、或是柔和或是浓烈的口感,再加上不同的切割形状,结果就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每一种奶酪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都严格遵守苛刻的条件。比如我偏爱的Comté,用的一定是一种棕红色带着白色斑点的奶牛产的奶,每一头奶牛至少享有一公顷的天然草场。要制作50公斤的奶酪需要350公升的牛奶,真可算取其精华。而且制作的时候要经过长时间的挤压和煮,还要在地窖里呆上四个月到两年才算成熟,这期间要定期翻转,还要用盐揉搓表皮。到了奶酪柜台,看表皮下的那一层就能了解它“老”到了什么程度,越老就越厚,颜色越深,它的味道便随之登峰造极。

  在法国城里,专门销售奶酪的商店往往毗邻各式精品店,店员经过专业训练,还专有自己存放奶酪的地窖,好在奶酪成熟的最佳时机摆到柜台上出售。不过大多数法国人还是在超市里买奶酪,货架上有预切包装好的,也有专柜,尽可以望、闻、问、“切”,和售货员比划着专切你看中的那块。

  享受奶酪之前的“折磨”

  奶酪之于法国人,是顿顿离不了。从早餐开始,就有专门用来涂抹在面包片上的加了香草的奶酪。用正餐的时候,通常在主菜之后、甜点之前上奶酪,请人来吃饭的时候,更是种类越多越好。甚至有的地方的特色菜干脆就把奶酪作为主菜,或是做成奶酪“火锅”,或是把奶酪片、土豆和肉肠一起烤来吃。除此之外,还有专门拌在沙拉里的奶酪。虽然法国人如此享受奶酪,但是在吃之前还是要接受奶酪带来的“折磨。”

  首先是嗅觉折磨。说法国奶酪“臭”名远扬大概不为过。法国人奶酪买回家,并不急于吃,而是要慢慢搁着,越“老”味道越足。所以在放入冰箱时,先要放进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如果不是这样,几天之后就无法打开冰箱门了。再有就是视觉折磨。大多数的奶酪不是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金黄色、布满大大小小窟窿、新鲜可爱的那种,而是要经过一道道的加工程序和地窖里的“煎熬”。

  受法国人欢迎的奶酪之一是一种充满青绿色斑纹和“霉点”的,之所以与其他奶酪不同是因为大多数奶酪是从外部撒上霉菌,而这种类型的奶酪是用细针在干酪上打孔,让空气在里面流通,霉菌也就势进入内部发展了。

  奶酪的婚姻

  一次聚会,一个从乡下度假回来的朋友捧来一箱刚从他们家葡萄园摘下的葡萄。饭后我刚要把葡萄塞进嘴里,他连忙阻止我,且慢!他从盛着奶酪的小篮子里切下一小块奶酪来做示范,“和这个一起吃才好”,一口奶酪一口葡萄。奶酪的艺术尽在搭配之中。似乎出于偶然,法国饮食的骄傲——面包、葡萄酒和奶酪这三样东西可以完美结合,细想想一定是天长日久选择的必然。尽管如此,它们中的每一种还是有“门当户对”的苛求。比如葡萄酒和奶酪,没有永恒不变的“婚姻”,不是哪一种葡萄酒一定配哪一种奶酪,而是依据每一张餐桌上菜肴的特例具体应变。如果说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葡萄酒要有和奶酪同样的口感强度。如果第一口酒喝进去,完全掩盖了奶酪的味道,那就绝对是失败的“婚姻”,反之亦然。有些奶酪则非要本地产的葡萄酒来搭配才好。

  刚开始尝奶酪的时候,遇到法国人关心我的口味,我总是回答,“不是为了口味,是为了‘文化’。有人一语道破,“奶酪,就是牛奶和细菌,其余的都不过是想象。”就是在这样丰富的“想象”中,法国人发展成了一种奶酪文化。”

(实习编辑:张曼)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