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反式脂肪酸,你真的了解它吗?

举报/反馈
2022-05-27 06:06:5039健康网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 肖丹 医师

脂肪酸的空间构象中若氢原子分布在不饱和键的同侧,成为顺式脂肪酸;反之,氢原子在不饱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可以改善食品口感和风味,今天带大家来了解反式脂肪酸。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导致肥胖

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导致肥胖。喜欢吃薯条等零食的人应提高警惕,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会造成明显的脂肪堆积。

增加冠心病风险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风险,研究显示,反式脂肪酸能够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 HDLC) 水平的含量而使有害的低密度胆固醇( LDLC) 水平增加。

影响生长发育

怀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研究发现,胎儿或婴儿可以通过胎盘或乳汁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他们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除此之外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反式脂肪酸还会对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枚不胜举,研究还发现它有增加血栓形成几率、导致记忆力减退、增加肾脏负担,影响生殖功能等危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提出“我国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膳食中来源于食品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的最高限量为膳食总能量的1%”,大致相当于2g。

哪些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

日常生活中摄入的反式脂肪酸绝大部分源自于加工食品,比如各种糕点、饼干、代可可脂巧克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但是,许多包装食品配料表通常看不到反式脂肪酸的身影。那么这些食品都不含反式脂肪酸吗?事实并非如此!反式脂肪酸只是披了一件“马甲”隐藏在了配料表中!下面这些食品成分都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哦,建议收藏!

氢化类: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油、氢化菜油、氢化脂肪、氢化起酥油、氢化棕榈油;

精炼类:精炼植物油、精炼棕榈油、精炼植脂末、精炼椰子油;

人造类:人造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牛油、人造脂肪;

植脂类:植脂、植脂奶油、植脂末、植脂奶精;

其他:代可可脂、奶精、起酥油、酥油、植物酥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转化脂肪、复合脂质配料、麦淇淋、白油、雪白奶油等。

总结一下,凡是看到配料表成分名称中含有“氢化”“酥油”“植脂”“人造油”“精炼油”“代可可脂”等字眼时大家就要注意了,极有可能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

很多人看完上面的内容又有疑问了,为什么有些食品配料表明明有反式脂肪酸,但是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含量却是“0”呢?国家规定,每100克产品中含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克,即可标注为“0”,所以,?食品标签标注“0”,可能只是每100克该产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g,而不是真的不含有。

反式脂肪酸对我们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各位朋友们在选购食品一定要认真阅读食品标签,做到心中有数,食之有道。记住,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不超过2g!

(通讯员:林惠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