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妇孕吐不宜长期服用维生素B6

  近日,据美联社报道,德国制药公司格兰泰(Gruenenthal)终于低头向50年前因服用该公司研发药物沙利度胺而致残的受害者致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利度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镇静剂,在德国本土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销售,用于缓解孕吐。1961年,这些国家均发现因母亲服用沙利度胺而导致婴儿出现视力、听力、肢体、心脏和生殖器发育存在先天性缺陷的情况,随后,该药被逐出市场。

  虽然这种药物已经退出市场,但是这一事件也让不少人对孕吐用药存在忧虑。那么孕妇出现孕吐是否需要用药?用药会对胎儿产生什么影响?

  孕吐症状较轻者无需用药

  孕吐是一种早孕反应,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的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倦怠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在妊娠6周出现,12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并自行消失。

  目前普遍认为孕吐出现的原因与准妈妈体内激素变化有一定关系。由于怀孕早期,孕妇体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迅速升高,这种可以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使胃液显著减少,影响了孕妇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其产生恶心、呕吐等现象。

  专家表示,症状较轻的孕吐不必进行治疗,80%的孕妇在怀孕满3个月后就会停止孕吐。此外,也无需担心孕吐会影响胎儿的营养吸收,因为怀孕初期,胎儿主要是处于器官形成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相对后期要少,而且孕期呕吐症状一般都较轻微,不必太过忧虑。

  而有些孕妇会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孕吐反应,甚至是频频剧烈地呕吐,不能进食,吃完就吐。呕吐物除了食物和黏液外,有时还会有胆汁或咖啡色血渣,进而表现为全身无力、明显消瘦、尿少等症状。专家表示,如果出现严重孕吐,可以请医生治疗,服用维生素B或者进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可有效缓解孕吐。

  哪些孕吐药物不能用

  孕吐禁用灭吐灵

  灭吐灵又叫胃复安,止吐效果明显,但在妊娠呕吐时,不应使用灭吐灵治疗。原因是灭吐灵能引起子宫收缩。如果在早期妊娠呕吐时使用灭吐灵,容易诱发流产。此外,虽然灭吐灵毒性低,毒副作用少,但药理实验证实,该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动物实验也表明,灭吐灵有致畸的可能,所以不主张孕妇使用。

  不要长期用维生素B6

  用维生素B6治疗孕吐是传统方法。许多孕妇早期妊娠反应较强烈,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医生往往允许服用少量维生素B6以止吐。而有些孕妇以为维生素B6是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物质,没有坏处,就较多较长时间地服用。但是近年研究发现,长期过多服用维生素B6,可致使胎儿对其产生依赖性。胎儿出生后,容易出现兴奋、哭闹不安、易受惊、眼珠颤动,甚至惊厥等不良反应。这种惊厥的发生,是由于小儿离开母体后相对缺乏维生素B6,而导致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物质含量降低的缘故。有这些症状的小儿,在1~6个月时还会出现体重不增,如诊治不及时,将会留下智力低下的后遗症。

  如何正确缓解孕吐

  有专家认为,孕吐的出现可能还与个人体质和心理相关。关注度太高的孕妇,容易心理焦虑、紧张,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加重孕吐。因此,孕妇应该保持心情愉快,同时要保持适当运动。孕妇可选择恰当的时间外出散步,整日卧床对缓解孕吐不利,饭后也要避免平躺。

  在饮食方面,医生建议孕妇应该清淡饮食,少吃多餐。孕妇可以多吃些易消化和对孩子脑部发育有裨益的食品,尽量粗细搭配,蛋类、牛奶、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海带、蔬菜、水果等都可以适当食用。

(责任编辑:阮文玲)

2012-09-10 03:44:28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