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秋季腹泻,妈妈有招应对

身边的案例:1岁2个月的滔滔突然发烧了,伴流鼻涕,妈妈以为是感冒了,给滔滔吃了点小儿感冒冲剂,第二天不但发热没有退,吃进去的东西过一会儿就呕吐出来,妈妈很着急,怕滔滔饿肚子,吐了之后又急着补喂,越是这样越喂不进去。接下来又出现便便不正常了,平时很规律每天1次成形大便,变成了多次蛋花汤样大便,全家人更急了,以为是吃了脏东西,就自作主张用了自备的抗生素。因为症状不能改善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大便为轮状病毒,也就是说滔滔的这一系列表现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

随着天气转凉,细菌感染的腹泻病减少,而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增多,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最为多见,每年这个季节儿科门急诊、病房人满为患,不仅儿科医生们忙于应对秋季腹泻病儿,家中有小宝宝的妈妈们也是提心吊胆、措手不及。因为秋季腹泻最爱侵犯6个月-2岁的宝宝。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会出现:腹泻前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初期常有呕吐,继之大便次数增多,甚至每天达10多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体温可达38-40度。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也会自然止泻。关键在于严重吐泻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合并脑炎、肠出血、心肌炎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此病要引起重视。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护理要点:

(1)盲目用抗生素有害无益:一旦发现宝宝腹泻,最好送大便到正规医院进行化验,鉴别是病毒或是细菌引起,以便指导治疗,如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服用抗生素有害无益。

(2)减少喂奶次数和喂奶量:腹泻时宝宝胃肠功能减弱,减少喂奶次数和每次奶量可以减轻胃肠负担。一般情况,不主张禁食。

(3)给宝宝多补夜:对于轻度脱水的宝宝,可以口服补液盐。喂口服补液盐时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每3分钟左右喂一次,每次10-20毫升,积少成多,达到补充丢失水份的目的。

(4)保护腹部和臀部:确保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腹泻。及时更换尿布,便后用细软纱布清洗,可以涂一些油脂类软膏,以防皮肤损伤。

(5)避免交叉感染:宝宝用过的用品,及时消毒处理。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喂奶前或喂饭前,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手。 

(6)可以选择的食疗:腹泻时,如果宝宝可以进食,妈妈可以选择一些食疗,比如:苹果泥,含有果酸和鞣酸,能吸附毒素的水份,具有收敛作用。米糊,把米粉炒到颜色发黄,加适量水和糖,烧成糊状即可,也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2016-04-08 22:39:33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些什么
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要注意生活管理、饮食管理、皮肤护理、适当锻炼、遵医嘱药物治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减少疾病对身体的伤害。1、生活管理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损,皮肤敏感。因此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晒,外出时可以通过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打伞等方式,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有助于疾病恢复。2、饮食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还需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3、皮肤护理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在洗完澡后可以涂抹保湿的护肤品,以及富含油脂的护肤品,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4、适当锻炼由于特应性皮炎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所以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能够增强体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特应性皮炎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5、遵医嘱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炎、止痒等作用。另外,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以上事项,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怎么回事怎么办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期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就会导致皮肤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引起疾病,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生活调理等方式进行改善。 1、一般治疗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建议及时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皮肤的损伤。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照射。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氧化锌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皮肤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激光治疗、红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4、中医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中医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5、生活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面部皮肤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化妆品,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