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天气寒冷,今天的专科门诊,湿疹宝宝又多了起来。
红红的脸蛋上,皮肤变的粗糙、分布着不同程度的皮疹,有的宝宝在爸爸、妈妈怀中不停的蹭着脸蛋,来缓解瘙痒的不适。大部分宝宝反复出诊,使用过很多办法,有的宝宝除了皮肤出诊,还伴有大便改变、睡眠不安等,爸爸妈妈们表达着无奈和苦恼。
一、婴儿湿疹与内外因素有关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病因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
l 内因常与食入的食物有关:(1)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比如牛奶蛋白、鱼、虾、鸡蛋等致敏因素,引起体内发生Ⅰ型反应。(2)摄入营养不均衡,比如过高营养,造成肠内异常消化。
l 外因常与接触或气候有关:(1)接触易过敏物品,如丝织品、人造纤维、外用药物等。(2)气候因素,如寒冷、阳光、紫外线等。(3)护理不当,如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4)机械性摩擦,如溢乳或唾液的刺激。
二、增加婴儿过敏风险的因素
(一)过敏有较强的遗传性:父母过敏史与宝宝发生过敏风险的几率为:如果父母都没有过敏史,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为15%;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增加到20-40%;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高达60-80%。
(二)免疫系统及肠道屏障不成熟
(三)剖宫产分娩的婴儿
(四)牛奶蛋白喂养的婴儿
(五)日益恶化的环境因素
三、婴儿湿疹表现多样性 起病大多在生后1~3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皮疹多见于头面部、肩部、躯干、四肢。根据年龄不同湿疹表现不一,临床上分为3种类型:(1)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的小婴儿,表现前额、面颊部和两眉间皮肤潮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头皮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患儿颈部、腋下出现糜烂。(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表现双侧面颊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水疱和红斑,重者可有片状糜烂及黄色液渗出。(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表现面部、躯干或四肢出现丘疹、红肿、糠皮样鳞屑及结痂。
四、如何帮助“湿疹”宝宝
l 最好能寻找到过敏原,进行回避。
l 重视饮食管理: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纯母乳喂养;如不能纯母乳喂
养者,可选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
l 细心护理皮肤:宝宝每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但不能使用
过高的水温,少用化学洗浴品,避免刺激皮肤。寒冷季节,对于没有皮肤破溃的湿疹宝宝,可选用不过敏的婴儿保湿霜,起到保湿作用。
l 必要时局部治疗:对于严重的湿疹宝宝,在医生指导下可局部短期使
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涂抹,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痒作用,如果局部破溃感染,则需要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消炎治疗。
l 口服抗组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宝宝的症状程度,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或开瑞坦等。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儿科专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