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有小儿 当心误服药物中毒

  据媒体报道,湖南株洲5岁小孩舟舟日前突然头晕肚子痛并呕吐,经家长询问后怀疑是误吞老鼠药导致药物中毒。而不久前发布的《2014儿童用药安全报告》研究数据表明,中毒是发生在家中的第一大儿童伤害。

  对此,专家提醒,误服药物或药物过量极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导致脑病心肌炎以及多器官的损伤。因此家长一定要合理放置药物,避免让孩子轻易接触到;要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一定要及时就医。

  4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误服药物

家有小儿 当心误服药物中毒

  婴幼儿期的宝宝喜欢去抓捏各种东西,往往拿到东西就放入口中,如果误食药物就会引发中毒事件。另外,有报告显示,8成以上的儿童中毒发生在4岁以下儿童,10岁以上儿童发生率则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3岁前小孩懵懂无知,喜欢去抓捏各种东西,往往拿到东西就放入口中。还有些刚获得语言和行动能力的儿童,对外界的好奇心强,在发现药物后,先做的事情往往是放进嘴里尝,而不是动脑思考,因此也很容易很容易发生意外。

  孩子误服药物一定要立即送医

  药物中毒分为轻度中毒、重度中毒和慢性中毒三类,其临床特征各不相同,分别为:

  1、轻度中毒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兴奋或抑制,容易出现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2、重度中毒者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惊厥、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瞳孔缩小如针尖大小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3、慢性中毒者的症状主要有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衰老和性功能减退等。

  由于误食药物可以给孩子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因此,父母们得知道几招防护知识。

  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是立即治疗,否则将失去宝贵的抢救机会。在毒物性质未明时,在家可按以下两步处理:

    1、使患儿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患儿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

    2、催吐。适用于年龄较大、神志清醒和合作的患儿,可用手指、筷子、压舌板等物体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呕吐。

  同时还要时刻观察孩子,如果有诸如呼吸困难、昏迷、抽搐或者严重的咽喉疼痛等表现,需要立即就医。同时将药物包装瓶子剩余药物一起带去医院,以便医生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14-09-16 01:13:10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中暑有哪些症状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其症状涵盖体温升高、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表现等方面。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可给予适量淡盐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饮品,但要注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1、体温升高:这是中暑最为直观的症状之一。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散热困难,体温调节中枢失控,便会导致体温急剧上升。轻症中暑时,体温可能达到38℃以上;而在重症中暑阶段,体温甚至可飙升至40℃及以上。2、神经系统异常:中暑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显著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感觉头部昏沉、胀痛,仿佛有重物压迫。随着病情进展,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为中暑引发的身体应激反应刺激了胃肠道。部分患者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神情倦怠,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3、循环系统表现:中暑状态下,循环系统也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由于高温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为了维持机体供血,心脏需加大泵血力度,从而引发心率加快,患者可自觉心慌、心悸。同时,体表血管扩张会使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进而出现面色潮红。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如高热不退、意识不清等,务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进行专业的降温、补液等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高温天气下,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