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教孩子应对地震防护手册

教孩子应对地震防护手册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一、原则:尽快撤离到最安全的地方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二、分类指导:地震发生时怎么办

  学校人员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在街上行走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

  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行驶的车辆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三、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四、地震对人体哪方面损害最大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人体肌肉受到强烈挤压,或被重压6小时以上,局部肌肉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分解物质进入血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这就是挤压综合症,死亡率极高。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

  伤亡概述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亡中死亡率最高的,早期死亡率达30%。颌面、五官损伤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可因血凝块和组织移位,造成窒息。四肢损伤约占人体受伤各部位的50%,并且常伴有周围血管和神经损伤。腹部损伤的发生率低。骨盆损伤多半有泌尿系统损伤。

  伤害中各种骨折占第一位,软组织损伤占第二位,挤压综合症是第三位。

  脊柱骨折约占骨折的1/4,其中30%-40%可并发截瘫。有相当数量是在搬运中截瘫加重。四肢骨折以闭合性为主。肋骨骨折的断端刺伤可造成气胸血胸

2008-05-17 08:27: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岁宝宝从床上摔下来,会颅内出血吗
通常情况下,1岁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是否会颅内出血,需要根据摔伤的程度进行判断。如果摔伤程度较重,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的情况。但如果摔伤程度较轻,可能不会出现颅内出血的情况。 1岁宝宝的头部虽然还比较柔软,但头颈部的自然弧度已经形成,而且脑的表面积相对较大。如果从床上摔下来后,没有发生肢体着地,只是轻微的头颈部碰撞,一般不会导致颅内出血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安抚宝宝的情绪,避免宝宝哭闹,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情况等,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但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后,出现局部肿胀、淤血、畸形等症状,则可能会导致宝宝的头颈部受到严重的外力冲击,容易引起头部的头皮血肿和颅内出血等情况。建议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者急诊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头颅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等,来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出血的情况。如果存在颅内出血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钻孔引流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照看宝宝,避免宝宝独处,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宝宝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囟门有点鼓怎么回事,怎么办
若宝宝从床边掉下后出现囟门有轻微隆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颅内出血、颅内肿物、硬膜下血肿、脑组织受压、颅内积气等原因导致。此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并进行CT等检查明确诊断。1.颅内出血:如果存在外伤性因素引起颅内出血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表现为囟门异常凸出的症状。对此需要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同时还需要应用氨基己酸片预防再出血等情况发生。2.颅内肿物:如颅咽管瘤等,此类肿瘤可逐渐增大并压迫周围组织和结构,进而使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针对该情况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但术后容易复发,因此可能还需配合放疗或者化疗等方法辅助治疗。3.硬膜下血肿:通常与头部受到撞击有关,而血液在硬膜下聚集则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上述现象。对于轻度的硬膜下血肿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已经形成严重的硬膜下血肿,则需通过开颅清除血肿术等方式进行治疗。4.脑组织受压:当宝宝跌落较重时,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继而影响大脑正常功能运行,使其处于异常状态,从而引发此现象。此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还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等措施治疗。5.颅内积气:若宝宝受伤后空气进入蛛网膜下腔,则称为交通性颅内气肿。而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严重者还会诱发休克的情况发生。对此应考虑给予钻颅排气及穿刺引流术等方式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对宝宝的看护,避免其再次摔倒。另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3个月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头先落地怎么回事,怎么办
13个月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头先落地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头皮血肿、脑震荡、脑出血、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1、头皮血肿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头先着地,可能会导致头皮血肿,主要是由于宝宝的头部比较脆弱,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可能会导致头皮血肿。如果血肿较小,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进行冷敷,能够促进血管收缩,缓解血肿的情况。如果血肿较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2、脑震荡宝宝摔到头可能会导致脑震荡,主要是由于宝宝的头部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可能会导致脑部组织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宝宝症状比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缓解。如果宝宝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3、脑出血上述情况可能会导致脑出血,主要是由于宝宝的头部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可能会导致脑部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脑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4、脑挫裂伤脑挫裂伤主要是由于头部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导致脑组织发生损伤,从而引起脑挫裂伤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脑挫裂伤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螺内酯等药物进行降颅压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颅骨骨折如果宝宝不小心摔下来,可能会导致颅骨骨折,主要是由于宝宝的头部比较脆弱,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可能会导致头部骨骼出现裂缝,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如果宝宝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宝宝从高处掉落。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八个月的宝宝从床上摔下来额头肿了
八个月的宝宝从床上摔下来额头肿了,可能是皮下血肿、皮肤损伤、颅脑损伤、脑出血、颅骨骨折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皮下血肿 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导致额头部位受到外力的撞击,可能会导致皮下血肿,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家长可以使用冰袋冷敷宝宝的额头,能够促进血管收缩,有利于改善症状。 2、皮肤损伤 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可能会导致额头部位的皮肤受到损伤,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使用碘伏给宝宝进行消毒。 3、颅脑损伤 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导致额头部位受到严重的撞击,可能会引起颅脑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颅脑CT检查、颅脑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了颅内出血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 4、脑出血 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也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宝宝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5、颅骨骨折 如果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导致颅骨骨折,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通过颅骨成形术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宝宝从床上摔下来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