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感染科

小儿预防接种知多少?

举报/反馈
2010-07-12 00:12:0039健康网

  2、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现升高,同时可出现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和周身不适等现象。比如,百白破三联针注射后,有2%-6%的小儿发热,体温达39℃或更高;接种麻疹疫苗后,也有5%-15%的小儿在接种第6天开始持续5天高热(39。4℃以上),约有3%的小儿发生一过性皮疹,应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

  预防接种后引起的反应,绝大多数是很轻微的,甚至有些小儿根本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和表现,一般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如果有一些反应,经过降温、多饮水、适当休息1-2天,反应就会消失。反应强烈或出现异常地,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一般说来,要想知道已打的防疫针有没有作用,可通过以下4种方法进行验证。

  1、看是否还患上疾病

  如果接种疫苗2周后,不患上接种疫苗所能预防的传染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传染病流行的时候,仍没被传染上,说明打了该种防疫针的效果很好。

  2、看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例如,接种卡介苗2~3天后,接种部位皮肤出现稍微红肿,但很快消失,属于非特异性反应。2周左右,局部产生红肿的丘疹浸润硬块,有时硬块软化,变成白色小脓疱,继之自行破溃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一般在0.5厘米之内,有少量脓液,然后结痂,痂皮脱落留有轻微疤痕。整个过程要经过2-3个月左右。

  如果出现上述反应,说明接种前体内未受过结核杆菌感染,此次接种成功,产生了抗体,有预防效果。

  3、可做皮肤试验

  注射疫苗后,由于体内产生了抗体,所以,把少量制造疫苗用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注射到皮内,毒素会被抗体中和而不出现任何反应,如果注射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则皮内注射毒素后就会出现红肿反应(毒素刺激所致)。

  4、可测定体内是否有了抗体

  接种疫苗后是否需要忌口?

  接种疫苗后2-4周取血化验,如果接种后血中抗体浓度比接种前增长4倍或4倍以上,则说明接种疫苗成功,有预防效果。

  有些家长,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做法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给打完防疫针的孩子吃这吃那。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科学根据。

  防疫针的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细菌或病毒的免疫力完成的。死疫苗通过直接注射足够数量的抗原,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活疫苗是通过细菌、病毒在体内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抗原作用的。

  不管是哪一种疫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了“发物”也不可能使死疫苗中的菌量增多,更不会使疫苗中已死亡的细菌、病毒复生,因此抗原量就不会达到要求的标准,故吃“发物”也不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免疫力。

  忌口是不能吃某种食物。有些父母认为,打完防疫针不能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影响免疫力的生成,这是毫无道理的。打防疫针后,身体内产生免疫力是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好像出汗多了会口渴,吃饱了食物就会消化、吸收营养一样。这不同于疾病,自然也就不需要忌口。相反,免疫力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本身就是蛋白质。如果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增多,会促进免疫力的产生。

  同时,蛋白质等物质的增多,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相反,打完防疫针就不吃这,不吃那,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供不应求,就会使免疫力产生得少。特别在儿童期,接种那么多的疫苗,若要忌口很多次和持续一段时间,务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疫力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种次数和注射数量。这样既可达到防病目的,又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不过,在儿童接种疫苗的一周内,一些刺激性强的饮食,如浓咖啡、浓茶,带有酒精的饮料、酒心糖等确实不宜食用。因这些食物会增加预防接种的反应,使症状加重。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吴春丽)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