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鼓膜穿孔是指鼓膜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比如交通事故、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导致鼓膜出现裂隙,患者会出现耳痛、耳鸣、耳道流脓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如果发生鼓膜穿孔,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患者的听力,还会引起颅内感染。
1、保持外耳道清洁:先清理外耳道,将外耳道的脓液或血液清理干净,然后用干棉签擦拭外耳道,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细菌或微生物进入外耳道,造成中耳炎等疾病;
2、局部治疗: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穿孔外耳道,然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消炎处理。除氧氟沙星滴耳液外,还可使用氯霉素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也可以在外耳道滴防腐剂,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细菌生长;
3、口服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如果患者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可以口服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
4、手术治疗:如果鼓膜穿孔比较严重,出现较多脓液,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进行鼓膜切开术,将鼓膜切开,使脓液能够流出,并在术后定期换药,多数患者在1-2周可恢复。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耳朵进水,不要用手或棉签掏耳朵,避免感冒、受凉,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炎症扩散,造成中耳炎的发生。在1周左右,患者要进行复查,如果穿孔部位长好,听力好转,可遵医嘱开始正常用药。
副主任医师
三穗县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