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鼓膜穿孔的病因较多,其中包括外伤性损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气压骤变、耳毒性药物等。患者应避免自行处理,以免加重损伤或影响后续治疗,建议尽快就医。
1.外伤性损伤
外伤性损伤包括由外部力量导致的鼓膜破裂,如打击、爆炸等,这些因素会导致鼓膜完整性受损,影响听觉传导。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通常需要避免水进入耳道,以免引起感染。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中耳黏膜炎症,炎症因子刺激鼓室粘膜,进而累及鼓膜,导致其出现充血水肿和破溃的情况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长期存在的中耳炎症导致鼓室积液或黏膜增厚,久而久之可能会对鼓膜造成压力,从而形成穿孔。针对此病因所致的鼓膜穿孔,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鼓室成形术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4.气压骤变
气压骤变是指外界大气压突然变化,例如潜水或高空飞行时,可能导致鼓室内气体无法顺利排出,产生负压,使鼓膜受到牵拉或撕裂。建议佩戴耳塞或进行吞咽动作以帮助平衡内外气压差,防止鼓膜受伤。
5.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损害内耳毛细胞和前庭功能,间接影响鼓膜振动感知能力,当药物累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听力下降和耳鸣等症状。如果发现耳毒性药物引起的耳聋或其他听力问题,应立即停药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定期复查鼓膜状况是必要的,以便监测穿孔愈合情况。同时注意避免游泳或沐浴时水流入耳道,以防继发感染。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