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听力障碍

噪音让你的耳朵很“受伤”

举报/反馈
2014-09-28 01:35:1639健康网

  今天国际聋人节,39健康网从医院了解到,“耳鸣”、“突发性耳聋”等耳部疾病,原本是老年人的“专利”,如今也趋于年轻化了。专家表示近年来,经常会遇到20岁出头的年轻人患突发性耳聋,这部分人群听力受损大都与后天用耳习惯不健康,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等有关。

  “青少年的听力损伤在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要尽量避免长期使用耳机,音量不宜过大。在生活中,还应避免过度疲劳和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同时,还要预防感冒,部分突发性耳聋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另外,要少抽烟少喝酒,以免血管痉挛影响内耳血液供应从而出现功能障碍等。”专家提醒说,当感觉有持续性耳鸣,如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同时感到头晕、耳朵疼痛等情况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及早治疗。

  噪音让你的耳朵很“受伤”

噪音让你的耳朵很“受伤”

  有的人以为,突发性耳聋来得快也会去得快,只要好好休息,耳聋会逐渐改善和好转。对此,专家认为,虽然有部分突发性耳聋可自愈,但患者发现听力突然下降时,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时间是7~10天,如果患者拖延的时间过长,病情可能会迁延难愈,造成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害。

  据专家介绍,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少数患者可在3天内下降至最低点,可伴有耳鸣及眩晕。一般情况下,经常熬夜,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情绪过于激动或者波动较大;精神压力大;季节的变换等因素都会诱发突发性耳聋。

  目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手段主要有药物、吸入高压氧、混合氧等综合治疗方法,通过改善耳内微循环、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达到恢复听力的目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舒缓过于紧张的精神压力,并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参加体育锻炼。只要尽早就医,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是可以恢复听力的。

  突发性耳聋治疗关键在于“早”

  老年性耳聋,积极治疗能康复

  王大妈今年70岁了,一向身体硬朗,自从退休以后,就承担着照顾小孙子的重任。但近几年来,儿女发现跟老妈说话越来越费劲,一句话说三四次也听不明白,总是打岔。“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成了王大妈的口头禅,儿女要带她去医院检查,王大妈总拖着不去。但后来接电话也听不清,路上好几次听不见汽车喇叭声,险情重重。去医院一查,原来患上了中重度老年性耳聋,需要配戴助听器。经过一个多月的试用和调试,配戴助听器的王大妈又可以像往常一样和儿女聊天了。

  老年性耳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听觉系统的退行性变,常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出现,没有明确病因,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加重。对此,专家建议老年人,首先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卫生,减少脂类食物,戒烟酒,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其次要避免接触噪声,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后特别要注意用药安全,慎用耳毒性药物。而对于已经患有老年性耳聋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药物治疗,如效果不好,可以选配适当的助听器。

  因此,爱耳护耳应从生活细节做起。平时要少用最好不用棉签掏耳朵,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在噪音环境下工作要做好护耳措施,去游泳时也最好带个防水耳套,在感冒时也不要过于用力吸鼻涕,不然容易诱发中耳炎等疾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