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家庭用药注意六点

举报/反馈
2009-09-16 02:20:0039健康网社区

  林先生因为咽喉痛,自己去药店买了一盒“新癀片”,谁知道服药不久,就出现了脸面浮肿、全身发痒的症状,他急忙赶去医院。接诊的医生问他,以前有无药物过敏现象,林先生想起,以前服用“拜阿司匹林”时也有类似症状。医生告诉林先生,问题症结就在药物里。原来,对“拜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也很可能对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而“新癀片”含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

  “药物过敏”,市民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它可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黎奔说,“随着人们自我用药的几率增加,药物过敏的现象也相对增多。药物过敏本身不是药的问题,就好比吃海鲜过敏,并不是海鲜的问题,而是与人的过敏体质密切相关,某些人因遗传因素或特异体质特别容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另外,某些药物因其成分或化学结构的特点,容易在体内成为致敏原,导致药物过敏的发生,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含碘造影剂、中成药注射剂等。

家庭用药注意六点


 

  黎奔认为,“如果在用药后,尤其是使用未曾用过的药物后,30小时以内发生过敏现象如休克、呼吸困难、寒、发热,皮疹、出血、肿胀等症状,或者在给药后数天或更长时间才发生皮肤瘙痒、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这两种情况均需高度怀疑发生药物过敏”。

  过不过敏,试过才知道,所以医院里在用针剂之前常常需要做“药物皮试”,以避免发生药物过敏。该院药学部临床药师熊洁萍说,大多数药物过敏还是很难预知和预防的,市民在用药过程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六点,可将发生药物过敏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1) 如果有药物过敏史,本人和家属要牢牢记住。

  在以后无论是在药店买药还是去医院就诊都要告诉医务人员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避免再次使用。

  (2)要有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意识。

  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清楚用药注意事项、用药禁忌;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成分,防止药物的成分中含有曾经引起过敏的药物。

  (3)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药物交叉过敏。

  常见的可引起交叉过敏的药物,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也过敏;对某种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也会对某些利尿剂和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等产生过敏;对拜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使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西乐葆、扶他林等)也可能引起过敏。

  (4)特殊人群。

  过敏体质的人用药后要注意身体变化。有过敏征兆时,尽可能迅速就医,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及含碘造影剂等。

  (5)药品存放要得当。

  避免潮湿、高温的环境,要避光、密封保存,需放冰箱保存的药品要放冰箱保鲜层。

  (6)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药。

  一旦出现药物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要多饮开水以促进致敏药物的排泄,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等,并尽早就医。

(实习编辑:焦卉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