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药物肾损害为何难破困局

举报/反馈
2009-08-19 00:13:0039健康网社区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肾脏对治疗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因药物过量或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毒性反应。肾脏,作为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之一,除担负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以外,大多药物的排泄也是以肾脏为主要通道。

  肾脏具有浓缩尿液的功能,因此尿液中药物浓度也较血液中进一步升高,因此可直接对肾小管细胞造成毒性作用。此外,有些药物还可使肾脏血管收缩导致肾脏缺血,或者结合血液内某些蛋白质沉积于肾脏内而造成肾脏损害。

药物肾损害难破困局


  抗生素、降压药最伤肾

  用药后发生肾脏损害除与患者体质有关外,更多的是与药物的滥用、过量、合并用药等不当因素有关。

  抗生素 很多患者常常自行服用抗生素,认为“感冒发烧吃几天头孢或青霉素就没事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抗生素不仅在使用过量、疗程过长时会造成肾脏损伤,更有不少患者是因抗生素过敏后导致了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这些患者常因皮疹、发热就诊时才发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等肾脏损害表现。

  临床上常用的可导致肾脏损伤的抗生素有: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先锋I号)。三、四环素。四、两性霉素。五、利福平。六、磺胺类。

  造影剂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上进行X线检查(如增强CT、血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检查过程中常需使用造影剂。高渗含碘造影剂易引起肾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致急性肾衰竭,尤其在脱水、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人群以及老年人中较易发生。

  非甾体类抗炎药 市场上常见的感冒药中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某些镇痛药中也有类似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可导致慢性小管间质性病变。对于心功能不全、肝硬化、老年人、伴有肾脏疾病的高危患者,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

  降压药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患者长期服药,且随患病时间延长,常常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洛汀新、蒙诺以及科素亚、代文等,是临床常见的降压药。应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其对肾脏的影响,ACEI/ARB通过扩张肾脏血管来降低血压,但对肾脏血流量不足的患者却可加重肾脏缺血,引起肾功能损害。

  在使用此类药物之前应检查肾功能,用药两周后应复查,若血肌酐升高50%,则应停药。此外,利尿剂是高血压患者初诊者或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如双氢克尿噻、呋塞米等,但过度利尿也可导致肾脏缺血、低钾血症等损害肾脏。

  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 器官移植后的患者,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剂,部分药物有肾脏毒性,如环孢素、甲氨喋呤及他克莫司。治疗肿瘤常用的化疗药物中具有肾毒性的有顺铂、氮芥类等。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