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除了红眼病外,其他比较容易出现“眼红”症状的还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以及结膜下出血,需慎重观察并认真辨析病因,切莫自行乱用药增大致盲风险。
专家提醒,由于用眼不慎或其他特殊病因引起的眼部充血,被当成普通的红眼病(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治而延误病情甚至发展为致盲性眼病的例子并不少见。除了红眼病外,其他比较容易出现“眼红”症状的还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以及结膜下出血,需慎重观察并认真辨析病因,切莫自行乱用药增大致盲风险。
典型病例:乱滴眼药水视力急降
“我朋友前不久得了红眼病,我好像也被传染了。滴了十来天的眼药水,眼睛反而看不清了,很影响工作,真是急死人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处,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向眼科专家黄仲委教授抱怨自己的红眼病“很古怪”,普通病人用眼药水几天就能滴好,可自己却“越治越糟糕”。黄教授仔细查看了他的眼睛,告诉他得的是一种叫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眼病,仅用治红眼病的药水滴肯定不行。
“这种眼病治错了虽然不会‘要命’,但致盲完全有可能!”黄教授解释说,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若处理得不好,可造成虹膜后粘连甚至瞳孔膜闭,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或并发性白内障,这两种眼病可是致盲“凶手”!特别是青光眼,致盲后无法逆转,还不像白内障存在复明的希望。
“真是隔行如隔山呀!”年轻的外科医生自叹无知,黄教授安慰道:“别说你不是搞这一行的,有些经验不足的眼科医生也会看走眼把它当红眼病来医呢。”
专家提醒:“眼红”病因复杂久拖或致盲
“临床上因‘眼红’误诊延误病情,甚至发展为致盲性眼病的例子并不少见。”黄教授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人们对眼病和护眼知识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与眼病病因复杂不无关系。
黄教授指出,眼睛是身体上最“娇嫩”也最脆弱的部分,正常人虽然每天一醒过来都依赖着它省察外界的一切,但对它的了解和保护却远远不够。记者在某医院门诊随机询问了十来个人,发现大多数人除了对红眼病、眼疲劳有点常识外,对其他的眼病和相关知识基本上一片空白。平常眼睛出现“状况”怎么应对?大部分人称会先“自治”,用家里常备的眼药水滴一滴,或者涂点眼药膏“挨一挨”,症状轻一点也就不去理它了;复发时也可能会“如法炮制”,等到症状加重或视力下降了,才到医院看眼科。
“这种做法令人担忧。眼病的确很少直接引起生命危险,因此往往易被忽视甚至久拖不治。不少致盲性眼病都是因早期治疗不及时造成的。” 黄教授提醒说,以“眼红”为例,其常见的病因是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也就是俗称的红眼病,也可能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或结膜下出血,其中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如果不及时确诊,对症治疗,拖得越久致盲的风险会越大。
(实习编辑:吴晓芳)
主任药师
南京鼓楼医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井岗山学院附属医院 药剂科
主管技师
信阳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