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内科用药

同肝共苦,守住肝脏健康

举报/反馈
2009-06-30 01:41:0039健康网

  同肝共苦,守住肝脏健康

  乙肝之痛:网友叙述经历

  我工作后8个月,公司集体体检,查出乙肝,小三阳,被告知不能继续工作了,让回家半年看病,然后再来上班。当时办好了所有和离职人员一样的手续,离开那家公司了。一位患者诉说道。

  中国有着过亿的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和学识不够,而是因为他们在体检的过程中被检出有乙肝或者乙肝携带,公司以此为由不要他们。乙肝是他们在工作,爱情,婚姻路上的绊脚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现在有的药物大多都是护肝的药物,难道乙肝真的不能治了吗?

  网友乙肝幸运儿说道:“我的病情一直都反反复复,之前转阴过,后来又犯了。过年前,突发乙肝大三阳住院治疗20天,转氨酶最高900.黄疸90,当时晚上自己住院我都流泪了。经过一年的药物治疗和调理,昨天复查结果4.5阳,表面抗原转阴。医生说等几天抗体出来就OK了,轻松了很多,大石头落地了。”他告诉大家他是看了老中医,坚持服用他的方子一年左右,再加上自己一些饮食上的调理,终于转阴了。

  乙肝是否有药可治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我国是肝病大国。

  在乙肝药物治疗中,其有效治疗目标是: ①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②减轻症状;③减轻炎症,改善肝功能;④预防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⑤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目前有很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包括抗病毒药、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抗纤维化、反义寡核苷酸、核酶等。治疗有效的定义为,用非PCR技术检测,HBV DNA从血中持久清除,HBeAg阴转、出现抗HBe,ALT值降至正常。

  西医在乙型肝炎病原微生物和肝功能诊断方面,在微观的人体免疫反应和病理损害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上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在抗病毒的西药方面:常用的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干扰素”在用药期间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促进检疫标志转阴。其缺点是:价格昂贵,整个疗程下来费用在万元左右。副作用大,在停药后病情常反复,所以远期疗效不理想。

  中医与西医在治疗疾病的理念上有极大的不同。而同样做为自然科学的基本学科,二者没有优劣之分。西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治疗的针对点是病原微生物。而中医的侧重点则为人的免疫力。中医在治疗乙肝疾病方面虽然还没有找到能特异性杀灭乙肝病毒的中药,但由于中药可以从整体上调节脏腑的功能,扶助人体的“正气”,依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方法消灭病毒(不为病毒提供可以生长的“培养基”)。所以中医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中医治疗乙肝是目前面临着临床医学一道难题,中医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给当今社会上不少患者带来福音。但是,用药不当,辩证论治不准也给患者造成了不少痛苦和经济损失。

  为什要打乙肝疫苗

  治疗乙肝在现阶段没有特效药,所以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减少乙肝危害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医生们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几率与感染时的年龄密切相关,1岁以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90%发展成慢性乙肝患者,而青壮年、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慢性乙肝患者的比例只有5%左右。所以新生儿一定要普种乙肝疫苗。除新生儿之外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血液制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性恋者、吸毒者等,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更加注意。

  不过,如果已经被确认感染了乙肝病毒,则不需要再打,因为他们不存在预防感染的问题,即使注射了也起不到预防作用。

  温馨提示:乙型肝炎的治疗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用药切忌过多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患者久病成医,可注意学习肝病自我疗养的知识,配合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战而胜之。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余凤霞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