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箱储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药箱储备

装备家用药箱完全手册

举报/反馈
2009-05-11 01:16:0039健康网社区

  许多人得了小病,都是自己吃药解决。从而许多家庭都会设立小药箱,储备一些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地保存药品,就可能发现一些药品已经过期、变质,或因弄丢说明书,无法用药,或在保质期内的药品却失去了药效,甚至食用后还会产生副作用,影响健康,为此,专家教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小药箱的功用?

  不可不知的药品储藏原则:

  1、常用药品宜集中存放于固定的抽屉或小柜里,这样用时拿药方便,小孩又不易取到。

  2、建药品档案:建一张药品明确卡,将药品分门别类。可先将储备药品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区分,并分别存放。再按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制成表单,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起到方便、安全用药的作用。

  3、自己装瓶的药品,必须及时贴上瓶签,切忌疏忽。

  4、注意失效期: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如储备药品出现以下情况,则不能再用: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

  5、原封不动:存放的药品要有醒目的标签,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如果不方便使用原包装,最好选用干净的小瓶盛装,将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清楚地写在胶布上,然后贴在包装瓶上,需用时取出药物便一目了然。用剩的药如不想保存,应在丢弃前把药物从包装中倒出,防止他人误食误用。

  6、避光: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制剂,而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见光后会变色,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因此,储存药物要注意避光。

  7、防潮:有些药物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水解失效。如:干酵母、VB1片、复方甘草片等,最好此类药物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塞紧瓶盖。

  8、中成药(如蜜丸)怕受潮,夏季更容易发霉、生虫等,若要留存,需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

  9、控温: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因此,药品应放在家中最阴凉处,避免变质。

  10、眼药要避暑:眼药宜存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室温高于25℃时应将眼药放在冰箱的保鲜室内保存。因为温度、光线、时间是影响眼药药效的三大主要因素。

  已打开或溶解后的眼药如利福平眼药等,不宜久置,按上述保存条件,使用时间也只能是三五天,一般最多不超过一周,用不完的眼药只能丢弃。每次使用眼药前都要检查眼药水的色泽、透明度、有无霉菌、使用中是否刺激性突然增强等等,一旦发生这些变化,不论眼药开封、溶解时间多么短也不能再用。

  打开眼药盖时应先洗手,开瓶时剪刀、针应严格消毒;滴药时不能靠近眼皮以防眼病污染入药瓶内;滴完后必须将药瓶盖扭紧,防止空气带菌侵入,防止药液滴漏;有的眼药如治疗青光眼的依色林、贝他根等,保管和使用时还应注意避光。这些都是保证眼药使用中安全有效的必要条件。

  11、防意外:将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儿童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决不能同家庭储备的药品混放,以免发生意外。

  最好不要留存药品的原则:

  1、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留

  标明有效期的药品,无论外观有无变化,只要过了有效期就不保留。

  2、易分解变质的药物不留

  如阿司匹林久存后会分解出对胃有刺激的物质——水杨酸,故不宜留存。

  维生素C片剂久置后会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也不宜留存。

  3、未标明有效期、忘记购买日期及使用日期的药物不留

  这些药无法掌握是否失效和存放时间。

  4、效期短的药物不留

  如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等,放置时间稍长,就会降低药效或失效。

  5、无良好包装的药物不留

  包装不严密的中成药,冲剂、散剂、片剂等均易吸潮后变质发霉。

  6、抗生素类针剂不留

  针剂大多药理作用较强,使用又不方便,不适合贮备。如青霉素在注射前要做皮试,所以只有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方可使用,而家中则不宜留存。

  7、不常用的药物不留

  此类药物若存放多了不便管理,而且易造成药品的混淆。

  8、不掌握适应症和用法的药物不留。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