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方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用药方法

利巴韦林应用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举报/反馈
2020-09-09 00:00:03医学界

  利巴韦林又称三氮唑核苷,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我们称它为“病毒唑”,体外试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1]。利巴韦林的剂型多种多样,包括片剂、注射剂、颗粒剂、气雾剂、滴鼻剂等十几种剂型,列入国家医保甲类药品。

  或许是“病毒唑”这个名字让很多人把它当成了治疗病毒感染的万能药,我们身边很多朋友随便在药店都能买到利巴韦林,拿它来治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这到底对不对呢?利巴韦林还有哪些认识误区呢?今天小编一一告诉你!

  误区一 利巴韦林用于治疗普通感冒

  很多人认为,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因此把利巴韦林作为抗感冒常用药。

  想要纠正这个误区,我们先用一句话,说说病毒小知识:普通感冒的病原学以鼻病毒最常见(30%~50%),其次为冠状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肠道病毒(<5%)等。

  接下来我们看看说明书、《药典》和专家共识怎么说?

  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在适应证方面明确指出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和支气管炎”,利巴韦林片剂和颗粒剂型的说明书在适应证方面比注射液多写一句可用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均没有讲可以用于普通感冒。注意事项方面均特别强调“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也是如此强调。

  换句话说,利巴韦林主要是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和肺炎,不是普通感冒;利巴韦林并不是真的所谓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体外试验可算是广谱,但用到人体内目前无证据是广谱),病毒种类繁多,而它只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且该病毒并不是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毒。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及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应用利巴韦林治疗一般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和《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2015年)》[3]均认为:“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些共识都没有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在美国,利巴韦林只有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剂型。其中雾化剂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只批准它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早产儿、有肺部基础疾病的住院病人的感染。而口服剂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只批准它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单独使用都不管用。

  总之,普通感冒不建议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果要用,既不首选也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误区二 利巴韦林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合理应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感冒专家共识(2016年)》[4]中写到“体外实验显示利巴韦林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但由于利巴韦林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关于利巴韦林治疗流感的研究资料较少,且现有的多数研究显示利巴韦林治疗流感疗效不确切”。

  《合理应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感冒专家共识(2016 年)》[4]、《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 年版)》[5]、《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均推荐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并无利巴韦林。因此,不推荐利巴韦林用于流行性感冒。

  误区三 儿童感冒可以应用利巴韦林治疗

  因为利巴韦林对正常细胞也有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均严格限制了利巴韦林在儿童患者身上的使用。而在我国,儿童过度使用的现象较多见[6]。但因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复杂多样,故不应推荐用于儿童。对于很多像感冒等只要不出现并发症就能自己好的自限性疾病,根本没必要使用利巴韦林。

  因局部和口服用药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剂型,故应尽量避免使用注射剂,且选择药品说明书中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制剂。避免长期使用,因其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国外要求需监测儿童生长,每3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

  误区四 采用利巴韦林注射剂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6)》[7]列举的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的雾化治疗方案无利巴韦林。该共识和《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8]指出,静脉制剂中常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硝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非雾化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无法通过呼吸道清除,可能在肺部沉积,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不推荐雾化使用。

  非雾化制剂雾化吸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利巴韦林注射剂雾化风险较大,不推荐雾化吸入。

  误区五 利巴韦林副作用不大

  实际上,利巴韦林的副作用比较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8600余例(截止2006年),涉及不良反应26000余例次(1例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有胎儿异常、畸形、肿瘤、溶血性贫血等。

  1988年至2006年5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病例报告共1315例,主要表现为皮疹等皮肤损害,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过敏性反应等;其中不良反应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有11例;未收到致畸、致癌的相关病例报告。

  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1期)[9]就曾警示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其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其中约10%的病人可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

  国家药监局认为,鉴于利巴韦林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量较大,提醒相关专业人员对其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等安全性问题予以关注。

  此外,生殖毒性也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在暴露于利巴韦林的所有种属的动物中均已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和/或杀胚胎的毒性作用。已经发现的畸形有颅、腭、眼、四肢、颌、骨骼及胃肠道畸形,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子代的存活率降低。利巴韦林还可导致睾丸毒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利巴韦林有严重警告,要求药厂用粗体黑字标明利巴韦林对胎儿有致畸性。即使只接触低至1%的治疗剂量也会产生明显的胎儿致畸可能性。利巴韦林的半衰期很长,用药后可再在体内存留长达6个月。

  利巴韦林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妊娠用药分级中属于X级别,也就是说孕妇禁用,在所有动物实验中,有充分的资料显示它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和/或胚胎影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为「已经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

  在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6个月,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孕。不推荐哺乳期妇女使用利巴韦林,必须用药时需暂停哺乳,乳汁也应丢弃。

  总  结

  由于利巴韦林存在用药安全风险,根据现有的临床证据以及临床治疗专家共识,不推荐利巴韦林用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和权威指南合理使用利巴韦林,选对适应证和用法,杜绝有禁忌证用药!

  利巴韦林注射剂不推荐雾化吸入,如需雾化应使用雾化剂型。如果使用利巴韦林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参考来源:

  [1] 潘永刚,刘晓志,高健,王志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治疗药物研发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2):433-438.

  [2]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4):330-333.

  [3] 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组.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5.

  [4]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合理应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感冒专家共识(2016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3):244-248.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7):1296-1301.

  [6] 李清芳,刘欢,张丹丹,等.利巴韦林儿童应用风险分析与建议[J].中国药物警戒,2018,15(2):83-89.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4):2696-2708.

  [8] 童荣生,王春革,王卓,等.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J].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9] CFDA.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1期).http://www.sda.gov.cn/WS01/CL0078/11283.html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