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医药资讯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摘要荣登《柳叶刀》杂志

举报/反馈
2018-10-29 21:55:0939健康网

  《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学术影响力最高的医学科学期刊之一,以其高影响因子及刊载的各种前沿原创性研究文章和评论性文章而闻名。10月26日,“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na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dex,CHI)摘要正式在《柳叶刀》在线发表,向世界展示中国学者在心血管防控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全面科学评估推动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拐点到来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疾病。据《柳叶刀》公布的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心血管疾病是目前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1760万人死于该疾病。在中国,心血管病患者高达2.9亿人。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是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病住院费用年均增速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在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专家努力下,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应运而生。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的指标和权重确定采用了多轮德尔菲法调研分析法,跨专业领域广泛征求意见,运用国家级数据库,具有简单、直观、可评估的特点。该指数共有五大维度,52个指标,分别是:心血管疾病流行维度,细分为早死亡概率、患病率等5项指标;危险因素暴露维度,下设行为、代谢性指标、PM2.5浓度等11项指标;危险因素防控维度,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成功戒烟率13项指标;心血管病救治维度,包括救治能力、救治过程、救治结局15项指标;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维度,涉及政策、卫生费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防治体系建设等8项指标。在这些数据的综合比对下,各省人民心血管健康情况一目了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加速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形势下,大国健康离不开大数据的有力支撑。此前我国尚未有一个可综合评价不同地区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差异的数据模型和指数,CHI的发布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来自15个国家级数据平台,由五大维度52个指标组成的CHI能够全面反映全国及各省/直辖市人群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流行和发展趋势,评价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各省医疗防控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促进国家整体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提高。CHI的构成满足了可及性、有效干预性和正向指引性三个特点,使其更加科学、客观、全面。CHI发布一年以来,我们利用多个平台广泛开展了二十余场巡讲,例如疾控系统全国会议、与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召开的研讨会,心血管各种学术会议及地方会议,还组织了多场全国专场培训。近期,两会也针对‘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的提案做出了批复,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以心血管健康指数为抓手,指导地方卫生防控政策的落实。未来,为了使CHI能更快落地,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区域评分,即对省/直辖市的下一级地区进行心血管健康的指数评估;同时,希望能利用CHI结果指导有效干预,由地方政府主导,根据本地区指数制定并实施相应改进措施。让我们一同期待明年5月份CHI2019的发布结果。”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早死几乎占到所有慢性病的50%,因此,管好心血管疾病对于整个慢性病的防控举足轻重。心血管疾病的防控需要科学的评估,‘健康中国’需要刻度化的管理。心血管健康指数(CHI)是全球首个综合、客观、科学评价人群心血管健康的指标体系,CHI 2017的结果全面衡量了全国及31个省/直辖市在心血管健康不同维度的现状,能够帮助各地发现问题并分析长短板,为心血管疾病干预提供指导方向,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CHI未来将定期更新结果并公布排名,成为各级政府管理心血管疾病的抓手,督促各省不断提高其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水平。今年,山东省及湖北省宜昌市已率先开展指数的地市级试点工作,希望未来CHI能做出分省数据结果,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地方政府找到问题所在,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和行动方案,早日迎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说。

  首个立体指标促进全球心血管疾病管理

  CHI不仅是反映和衡量我国心血管疾病及救治状况的首个医学领域指数型指标,也是全球首个国家级高度立体扫描心血管疾病防控的综合性指数评估,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在《柳叶刀》的发布,不仅推动和展示了我国医学科学家在国际高水平医学研究方面的进步和学术成果,还能够促进和拓展中外专家学者国际合作的机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主任、《医师报》副主编杨进刚教授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主任、《医师报》副主编杨进刚教授表示:“心血管健康不单纯意味着救治这一个环节,需要综合考量、全面管理,如救治能力、危险因素暴露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心血管疾病增长势头得不到遏制,究其原因是预防方面的问题。CHI构成内容全面,从发病率和死亡率、到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控制状况,还有疾病救治的能力、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能力等,是非常综合的指标体系。心血管医生通过CHI一方面可以评估当地心血管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发现疾病防控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诊疗指明方向。我们相信CHI在《柳叶刀》发布后,也会为全球心血管防控提供崭新视角。我们期待未来全球能够见证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拐点的到来。”

  助力慢病管理携手共创健康中国

辉瑞核心医疗中国区总经理吴锋先生

  从CHI的评估结果看,我国心血管疾病在贫困地区更为高发。作为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项目的支持企业,辉瑞核心医疗中国区总经理吴锋先生表示:“辉瑞始终把‘携手共创 健康中国’作为在华的使命,致力于‘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诺并积极参与促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我们志在通过创新的、富有社会责任并且商业可行的方式,满足中国13亿人民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健康问题。辉瑞中国发起的‘拐点项目’通过集合各界力量,大力提升公众对心梗、脑梗等疾病的防治意识;心血管健康指数作为‘拐点项目’的重要组成之一,希望能够通过该指数推动我国心血管防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尽早迎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拐点。”

  吴锋先生进一步指出,未来,辉瑞还将继续利用自身在医疗领域的特长和经验,持续与有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展开广泛合作,寻找解决严重健康问题的新对策,“我们会积极响应国家强基层、保基本的策略,努力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够公平的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高质量的药物”。

辉瑞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医学官谷成明博士

  对于百姓从CHI指数中能有哪些获益的问题,辉瑞大中华区副总裁、首席医学官谷成明博士表示,近30年来欧美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出现大幅下降(近50%),如美国,从1963年到1980年,其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近40%,脑血管病下降了近50%,这虽然得益于治疗技术方法的改进,但对危险因素的重视和预防干预措施的强化也功不可没,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运动、饮食等。“目前,我国‘三高’现象非常严峻。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且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如不能有效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其危害和负担在我国还将进一步上升。因此,管好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提高预期寿命、降低早死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如何降低心血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CHI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通过CHI评分,各地可以发现自己的短板在哪?集中力量先从最薄弱环节着手,可以带来显著进步。

  “进入21世纪,心血管病防治战线已前移,更注重预防,从危险因素着手,政府部门已加大对心血管病预防的投入及引导,注重源头治理,即危险因素控制与管理。CHI能够让政府了解各地在疾病防治能力、政策保障和卫生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或改善。我们希望和政府一起,遏制心血管疾病上升的势头。希望这个指数体系能够成为各省间相互学习、参考的量化指标参考。未来该指数会借助人工智能不断优化,做到区域细化,为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指标。”谷成明博士说。

成功住院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