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8中华医学会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8月22日-25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逾五千位内分泌科专家和医生参会,围绕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治疗进展、疑难病例及临床计划等展开讨论。
据了解,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患人数众多。数据显示,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然而,受用药依从性不足的影响,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仅有49.2%的患者实现血糖达标。作为危害国人健康的慢性疾病,因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而导致控糖不理想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能有效降低患者高血糖,同时有助于降低高血脂,并且安全性更高,现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用药的热点。
降糖治疗“依从”至关重要 ,传统治疗方式亟待“升级”
一直以来,为稳定血糖和防控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眼底、肾脏的慢性损坏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患者须坚持长期降糖治疗,但实际临床中,患者往往感觉病情有所好转就随意停药或自行改变剂量,依从性不足。数据显示,64%的糖尿病患者曾因拒服或漏服、自行选择用药时间和顺序等不良用药习惯而未达到较佳的血糖控制,患者依从性差成为了我国糖尿病治疗的“顽疾”。
据悉,患者依从性差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传统口服降糖药或降糖药联合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式不便利,一日一次甚至一日四次,过于频繁的用药和“扎针”痛苦容易使患者中途放弃或懈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分泌代谢科彭永德教授指出,“患者是否谨遵医嘱规范用药极大影响着控糖效果,不佳的依从性会增加并发症和酮症酸中毒几率,从而增加住院风险和治疗费用。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亟需兼顾控糖疗效和用药便利性的新型治疗方案。”
创新“周制剂”登上降糖舞台,“一周一次”还糖友自由
近年来,国际临床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GLP-1的肠促胰素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后科学家研发出了具有降糖疗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彭永德授介绍,“GLP-1受体激动剂设有周制剂剂型,一周一次注射,极大方便患者用药,能减少注射繁琐和痛苦。在欧美发达国家,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在2型糖尿病药物中是应用增长最快的针剂。”
研究数据表示,与每日注射一次的基础胰岛素相比,GLP-1周制剂一年仅需注射52次,可减少注射次数313针。较每日注射三次的基础胰岛素,GLP-1周制剂减少注射次数1043针。GLP-1周制剂提升了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治疗体验,能有效解决因患者依从性不足而导致的降糖效果不佳问题,还糖尿病患者真正的自由。
除了提升依从性,GLP-1周制剂在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糖尿病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注射GLP-1,26周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43%,空腹血糖降低40.57mg/dl,还有降低低血糖风险、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血脂紊乱以及潜在的心血管获益。
患者最为关心GLP-1周制剂的安全性和疗效稳定性,对此彭永德教授表示,GLP-1周制剂采用缓释微球技术,好比将药物包裹在微球的“漏斗”里,一次注射后,药物一点点在体内缓慢释放药效,持续提供稳定的药物浓度水平,减轻血糖波动。这种微球技术常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骨板等材料的医用聚合材料制作,安全性较好。
《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建议,GLP-1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适用于单用口服降糖不佳或联合口服降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如果患者口服降糖效果不佳,正考虑使用胰岛素,建议可使用新型治疗方案GLP-1周制剂,这样在获得疗效的同时也能避免频繁注射的痛苦。”彭永德教授说。
主任药师
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医师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药剂科[新院区]
主任药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药剂科
主管技师
信阳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