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新闻速递

迈瑞副总裁徐超:中国器械行业处于破晓前的黑暗

举报/反馈
2017-09-03 00:08:4639健康网

  2017年9月1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39健康网全程报道支持的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主办,来自全国数百家医疗器械厂家与会,就诸多行业热点展开交流。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超作为特邀嘉宾主持了上午的系列会议。发言中徐超表示,中美医疗器械产业均存在“多小散”状况,但两者竞争力却存在本质区别,中国企业仍需努力,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对于医改政策研判,跟踪市场需求变化。

  《2017-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1354亿元,2014年突破2000亿元,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2448亿元,同比增长7.9%,2011-2016年均复合增长12.57%。

  与药品领域不同,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都存在“多、小、散”的状况,中国有各类生产、经营器械厂商10万余家,而药品生产领域高度集中的美国也有着5000余家器械企业,且80%以上的企业都是50人以下的小工厂,看似产业集中度不高,但国际市场竞争中,美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竞争力与国际定价权,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最大获利者,其差距何在?

  徐超认为,差距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点:行业集中度有本质区别。以美敦力为代表的前17名的大型器械公司占据了美国65%以上的利润,巨无霸的存在使得高精尖领域得以持续投入,保障技术优势;而中国前17家规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有30%左右,企业竞争激烈,难以出现实力极其雄厚的国际企业。

  第二点:核心竞争力对比。徐超透露,美国虽然80%左右的器械企业也是小型工厂,但都是处于庞大产业链的一环,专注某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在细分领域内拥有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而中国大部分器械企业都是做整机组装、研发,成本高昂但核心竞争力缺失,价格战屡见不鲜,导致同样是“多、小、散”,但中国要加上一个“乱‘字。

  但中国企业是否毫无竞争力,只能在低端市场中厮杀?徐超并不认可。

  徐超认为,中国医疗市场正处于长期且剧烈的变革之中,新型医疗形态层出不穷,患者及机构需求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且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大量海归技术团队的加入,多年研发的积累,中国的器械企业正在向国际巨头发起冲击,并且在高端影像、植入性耗材等诸多领域都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假以时日,必然可以打破巨头垄断,为民族品牌争得一席之地。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处于破晓前的黑暗,我相信,并充满信心,中国人有能力,也有智慧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为领先的制造大国。“徐超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