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心血管疾病用药

心脏病临床分类

举报/反馈
2017-02-04 13:55:34化工化学出版社

  在临床上,心脏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占95%),最终导致心肌缺血、心肌缺氧的疾病,少见病因为炎症、痉挛、栓塞等。冠心病多发于40 岁以上中老人,位居全国居民死因第2 位。多与居民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活动少、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有以下几种分类:

  ① 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② 心绞痛;

  ③ 心肌梗死;

  ④ 缺血性心肌病;

  ⑤ 心脏猝死;

  ⑥ 冠状动脉综合征。

  二、高血压病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9年修改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新指南中将正常血压定为<120/80毫米汞柱(注:1毫米汞柱=0.13332千帕),正常血压和血压升高之间的“灰色”区域定为“正常高值”。两次非同日血压≥ 140/90 毫米汞柱,即可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本书重点介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本病是以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为特征的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功能障碍,导致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能满足外周组织和器官代谢需要,通常表现为乏力和运动耐力下降,体液潴留和生存时间缩短。它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四、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异常的病理现象。目前至少有三种分类方法:①按起源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②按心率快慢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③按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分为良性心律失常和恶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又分为过早搏动(早搏)和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较多见,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神经功能失调者也常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预后与病因、诱因、演变趋势、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相关。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各种心律失常如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大多预后良好;低血钾、Q-T间期延长综合征时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有可能演变成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预后不佳;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房颤时不仅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还可能诱发室颤。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可因诱发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

  五、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高血压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较常见。据流行病学调查,肺心病患者多居住在东北、华北、西北及日照时间不足又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同时,吸烟人群患病率较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90%以上患病年龄在40 岁以上。所有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的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均可引起本病。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占80% ~ 90% ;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等。慢性肺心病多由慢性广泛性肺胸部疾病发展所致,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常混杂出现。

  六、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风心病是目前病因明确而且可以有效预防的一种心脏病,同时又是目前危害青少年和壮年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该病是风湿性炎症过程中所致的瓣膜损害,多发于40 岁以下人群。临床风心病常见瓣膜损害主要累及心内膜、心包、心肌。风心病有急性风心病和慢性风心病之分。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至少95%以上累及二尖瓣,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占75% ~ 90%,而表现为狭窄者占二尖瓣病变的半数以上。风心病迄今仍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病因,在我国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60% ~ 80%,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狭窄。风心病单纯累及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很少见。风心病引起瓣膜黏液样变性和老年病人的膜钙化在我国日渐增多。

  七、其他

  1. 心脏瓣膜病

  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已有论述。可细分为:①二尖瓣狭窄;②二尖瓣关闭不全;③二尖瓣脱垂综合征;④三尖瓣狭窄;⑤三尖瓣关闭不全;⑥主动脉瓣狭窄;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⑧肺动脉瓣疾病;⑨联合瓣膜病。由于食疗与药物治疗对心脏瓣膜病的效果甚微,为节约篇幅,本书从略。

  2. 心功能不全

  临床上心功能不全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两类,多在前述的“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和“风心病”中有所体现,为避免重复,本书不单独论述。

  3.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分类复杂,可分为:①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血管病),包括单纯性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口狭窄、右位心和其他先天性心脏血管病;②由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动脉瘤及其他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③由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错位和其他类型大血管错位、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动脉干永存、艾森门格综合征及其他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上述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食疗效果尚未被公认或效果甚微;用药也仅限于对症治疗,故本书从略。

  4. 心肌病

  临床分以下四种类型:①扩张型心肌病;②肥厚型心肥病(高原心脏病、缺氧性心肌病);③限制型心肌病;④继发性心肌病。心肌病食疗疗效有限,用药也仅限于对症治疗,故本书从略。

  5. 周围血管疾病

  临床分以下8 种类型:①多发性大动脉炎;②雷诺病;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④闭塞性动脉硬化;⑤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⑥手足发绀症;⑦网状青斑;⑧静脉血栓形成。周围血管疾病不属本书内容,从略。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