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不规则伴患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或痉挛,常发生于一侧面部,以眼部、口角多见。本病进展缓慢,病因未明,可能与面神经传导通路某些部位存在病理性刺激有关,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发病早期,抽搐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呈间歇性,以后逐渐扩展至同侧其他面肌,其中以口角肌肉的抽搐最为明显。肌肉抽搐的程度轻重不一,在精神紧张、疲倦时加重,入睡后抽搐停止。少数患者在抽搐发作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脑电图和脑CT检查均正常。但发作时肌电图可见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一般不会自然缓解,如不给予治疗,部分晚期患者可伴有面肌轻度瘫痪。
【防治措施与用药】
1. 对症治疗为主。避免过度紧张、过度疲劳,规律生活。
2. 对症辅助用镇静、抗癫痫药物。地西泮(安定)[典][保甲] 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抽搐)、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用于面肌痉挛的辅助治疗时,1次口服2.5~5mg,1~3次/d;或遵医嘱。苯巴比妥(鲁米那)[典][保甲] 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抽搐)作用。个体差异大,常用量1次10~150mg,30~200mg/d。极量,口服,1次250mg,500mg/d。抽搐严重时,肌内注射其钠盐,每次0.1~0.2g,必要时4~6h后重复1次。苯妥英钠(大仑丁)[典][保甲] 此处主要用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控制障碍、肌强直症及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成人常用量,1次50~100mg,2~3次/d,宜从小剂量开始,酌情增量,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极量:1 次300mg,500mg/d。卡马西平[典][保甲] 又名痛痉宁、痛惊宁、得理多、卡巴咪嗪等。用于面肌痉挛的参考剂量为口服0.1~0.2g,3次/d。可酌情增量。3. 面神经分支注射乙醇或其他药物,可暂时中断面神经的传导能,解除面肌痉挛,引起注射分支的面肌麻痹,但数月内麻痹恢复,痉挛可再发,需再次注射,维持时间数月至半年。
4. 钙离子透入疗法、平流电刺激等理疗可减轻症状。
5. 重者考虑手术治疗,如以Jannette的乳突后开窗、分隔面神经走行中血管牵涉窗的术式疗效显著,能完全解除症状,有效率达90%以上。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新疆医科大第二附七道湾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治医师
井岗山学院附属医院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