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医药资讯

医药流通如何在微利时代突围

举报/反馈
2008-06-16 00:50:0039健康网社区

  近日,SFDA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医药流通业的经济效益情况出现疲软,医药流通业步入微利时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了解,虽然目前一些大药房处于亏损的阴影中,却依然不断推出低价品种,而且传统的国有医药连锁企业和多数单体药店被迫降价跟进,一些城市医院的药品也大幅度降价。其结果是,药店、医院反过来打压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使其利润大幅下降。

  医药流通:前景不容乐观

  据资料显示,2004年,医药商业实现利润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亏损面、亏损额上升,多数企业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005年,这种趋势将继续存在。她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市场利润将进一步趋于平均化,医药企业利润出现暂时的下滑是必然的现象。如去年7月份实行抗菌素按处方销售后,很多药店都因为无法得到医院的处方而损失了近20%的销售额,许多药店可能因此关门。有专家预计,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加大,今年企业的盈利空间还将进一步缩小。一方面,今年我国对外全面放开分销业,届时本土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现代化跨国商业集团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将面临国家全面推行GSP认证的实施,药品降价的冲击以及卫生部门招标采购的压力。

  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在经历了六、七年的高速发展后,现在已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全国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已发展至600多家,规模最大的拥有1000多家分店,而绝大部分在50~100家之间;批发企业1.2万家,规模最大的年销售额在4~6亿元,大部分则在8000万元以下。相比之下,我国药品流通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还是服务水平,都无法同发达国家药品流通企业相提并论。

  随着业态的不断提升,产业资本的介入,加上中国加入WTO,预计今年医药流通业的重组兼并将更加激烈。在未来几年,我国将培育5~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目前,各个行业的产业资本已纷纷进入到医药流通行业,其中以身居医药流通行业的上游供应商生产制造企业为最。如上海复星实业除了常规收购、特许加盟等之外,还与拥有1000多个连锁网点、国内最大超市经营公司联华超市联姻,合资组建了上海复星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依托联华超市强大的商品配送中心及经营网点,发展医药连锁经营。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源分配,无疑能迅速打造起一个资本雄厚的医药流通业品牌。

  突围之策:优化资源配置

  医药商业的利润被一刀刀削薄,这使得经营者初步感受到在市场逐渐成熟过程中所带来的阵痛。今年,国家对医药流通的监管更为加强,不仅对药品定价、招标等调控进一步加强,还对外资企业实行分销业的全面放开,使今年医药流通企业明显感受到政策和外资同行的双重冲击力。这些不争的事实要求医药流通业尽快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何谓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知识等皆是资源。资源不分有形与无形,资源无处不在。但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不少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浪费资源,或者对身边的资源熟视无睹,让资源白白地流逝。

  整合的功夫,就是不能让资源流失,不仅如此,它还要将各种有一定联系的和没有联系的资源,在一定的经营思想支配下,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让其产生乘数效应。医药行业各链条间是互动的、声气相通的,那种令资源处于零散、分割状态的想法和做法都极不明智。

  医药流通企业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必须具备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多种应变能力,同时对上游生产单位具备反制能力,从而构筑起便利、快捷、高效、完善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利润结构。医药批发企业利润低,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物流成本在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太高,这要求医药批发企业谋求发展只有规模经营。因为企业经营成本的高低与经营规模有一定关系,在固定费用的条件下,所经营的商品越多,平均每个商品所负担的费用就越少。要满足客户需求,就必须做到加快商品流通、降低库存积压、加速资金流动。

  目前医药商业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费用高、效益低的格局,制约了医药流通业的发展。而要打破这种格局,今后还需通过联合、兼并、关闭、破产等方式,逐步形成以区域核心批发企业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医药商品流通主渠道。为客户提供全面、全方位的服务将成为批发商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从技术角度看,不仅自身实现电子化,而且帮助药房开发药品计算机管理系统,帮助开发电子订货系统,帮助药房人员培训计算机使用方法等。通过这一系列优化物流网络,生产商、批发商、药店等企业结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经营战略联盟。这有利减少渠道磨擦内耗,提高渠道运作效率,创造条件实现联合经营,增强对市场控制能力和渠道规范能力。

  除此之外,医药商业企业必须解决发展中的两大瓶颈。

  一是,专业人才缺口大。医药商业企业在连锁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面临着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数量不足。

  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执业药师奇缺,尚不能满足目前零售药店的一半需求,有些连锁药店甚至只在总店配有执业药师,且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的配备缺乏统一规范。此外,在医药商业企业连锁化经营过程中,其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和有药学专业背景的管理人才更是微乎其微。中国医药商业企业在连锁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不同经营机制和体制、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的碰撞和磨合。这使得高效率地对人力资本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成为中国医药连锁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所在。

  二是,目前我国医药商业的物流系统尚未完善。

  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渠道、网络、信息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减少中间环节、渠道扁平化已成为生产企业的共识。可是这需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关闭、破产,逐步形成以区域性核心批发企业为物流配送中心,即联手把规模做大。但目前来说,我国医药连锁商业企业大多由医药批发企业和医药工业企业组建,还需进一步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

(实习编辑:周云霞)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